抗日之超级战神

《抗日之超级战神》

第九百九十二章:针锋相对,主动出击(下)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马铮轻咳一声,示意大家安静,而后沉声说道:“诸葛亮六出祁山的真正目的并不是为了所谓的光复汉室,他也没有想过通过北伐而消灭曹魏,不过是为了蜀汉续命而已!”

“嗡!!!”

此话引出,所有人都愣住了!

眼前这些将军们虽然没有看过三国志,但是却个个对三国演义耳熟能详,甚至于一些人对于其中的一部分典故倒背如流。

在他们的认识中,诸葛亮六出祁山就是为了消灭曹魏,一统天下。

现在马铮却告诉他们这不过是诸葛亮的一个幌子而已,人家真正的目的不过是为了续命,这多少有点颠覆众人的认知。

“军座,这怎么可能啊?”

“是啊军座,这不符合常理,太离奇了...”

“军座...”

听着麾下这些军官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心中的疑问,马铮嘴角不由得微微上扬,看得出自己的这个观点对于他们来说,确实是有点新颖,甚至于是标新立异!

但是是就是如此,在整个三国时期,尤其是《三国演义》这本小说为例,诸葛亮成为贯穿全文的主线。

在赤壁之战中,正是诸葛亮的出现并帮助孙刘联军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自此之后,按照隆中对的方针,刘备西进益州,占领了两川和汉中的部分地区,从而顺利建立了蜀国。

但是看过三国演义这本书的都知道,在整个三国历史的中后期,诸葛亮却一直的在北伐中原、匡扶汉室,具体到行动就是“六出祁山”。

当然这只是三国演义,并非是真正的历史事实,真正的史书记载中,孔明在讨伐曹魏的过程中,只有两次出兵到祁山的情况。

马铮虚抬右手,示意大家安静,而后说道:“对于诸葛亮的“六出祁山”,不少人认为诸葛亮这是在掏空蜀国的国力,而且北伐中原根本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战果,反倒加速了蜀国的灭亡进程。”

“那么,疑问来了,诸葛亮六出祁山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话音刚落,就听吴大志也附声问道:“对啊,到底是有啥意义嘛,损兵折将虚耗粮草,还没有啥战果,完全没有任何意义啊!”

马铮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继续说道:“首先,我们简单回顾下《三国演义》中的六出祁山。第一次北伐的时候,诸葛亮攻下了天水、南安、安定三郡马上叛汉附魏;第二次时,什么城池也没打下来就回去了;第三次,双方一阵乱打,各自回家;第四次,刘禅中了司马懿的反间计,诸葛亮只能班师回朝,不过还是杀了魏国名将张郃;第五次,诸葛亮病死五丈原。”

“总的来看,诸葛亮的北伐中原不仅没有帮助蜀国扩大多少国土和人口。反而因为频繁出兵,征集粮草,战争损耗等原因,导致六出祁山成为了一场“只赔不赚的买卖”。以诸葛亮中国智圣的称号,自然可以看清楚的其中的道理,那为什么还要坚持这么做呢?”

不等众人说话,就听马铮再次说道:“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他必须这么做,不做的话,蜀国根本支撑不了那么久,甚至于刘备刚刚病死白帝城,蜀国就可能被魏国给灭了!”

这话一出,众人又是一阵震惊,这个观点真的是有点惊世骇俗!

马铮不理众人的反应,继续说道:“翻开三国时期的地图,就国土范围来说,蜀国可以说是最小的。当然,国土小一点也就算了,但是考虑到蜀国主要是如今的四川地区,山地多,平原自然没有魏国和吴国那么多。在三国时期这个农业经济为主的阶段,没有肥沃的平原,不仅造成经济实力的羸弱,也会导致人口和生产力的下降。”

“根据史料的总结归纳:蜀、吴、魏的人口分别约为:94万、52万、443万;蜀、吴、魏的军队分别约为:8万、20万、50万。”

“也就是说,不管是人口规模还是军队数量,蜀国都是最弱小的。但是,很明显的是,诸葛亮是不允许蜀国一直弱小的,这样他也对不起刘备的白帝城托孤之情。于是,他需要用战争来抢夺土地和人口。”

“由于联吴抗魏的总体方针不能破坏,南边和西边不仅土地荒凉,而且也没有什么人口。所以,他只能向着北边的魏国进军。除此之外,更重要一点,诸葛亮作为难得的军事天才,他希望通过六出祁山来完成蜀国对魏国的攻势防御......”

话音未落,就听有人急不可耐地说道:“军座,这话又是怎么说的?”

马铮当即说道:“由于整体实力上的巨大差距,蜀国之于强大的魏国都应该处于防御的态势。但是,诸葛亮非常清楚,如果采用保守的防御的话,由于当时的经济重心依然在北方平原,随着时间的推移,魏国的人口和经济只会得到越来越快的增长。等到魏国吃饱喝足的时候,蜀国就只能坐以待毙。”

“为此,秉承着“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的观点,诸葛亮不仅自己六出祁山让魏国军队疲于奔命,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准备进攻蜀国,而且还在死后让姜维继续坚持北伐中原的战略方针,从而实现延长蜀国生存时间的目的。”

“试想一下,如果诸葛亮只是偏安在川蜀一个地区,魏国只需要集合好军队,一步一个脚印就能推进到成都。但是,正因为诸葛亮的频繁进攻,魏国军队一直被牵着鼻子走,所以在没有觅得攻打蜀国的良好机会。”

“所以,不管是六出祁山还是九伐中原,表面上来看确实没有取得多大的功绩。但是在实质上,二者都是在用进攻来延续蜀国的生命。”

经马铮这么一说,众人都有点明白了,但是这事儿和眼下的他们所面临的的情况有啥关系!

“军座,你的意思我们倒是听明白了,你打算通过主动进攻来打乱日军的节奏,这行得通吗?”周生沉声问道。

马铮大步来到巨幅军事地图前,指着晋绥察地区的地形图说道:“大家请看,眼下我们主要活动的范围是这里,北到商都化德一线,南到天镇阳原,最东面不过张家口多伦,最西面则是集宁凉城,而在我军外围则是驻扎着日军第26师团、独立混成第二旅团、第一师团以及大批的伪军,总兵力大概比我们略多,武器装备以及兵员整体素质也比我们要强一些。”

“就眼下的局势来看,如果我们按部就班的等待日军进攻的话,一旦他们改变了之前毕其功于一役的战术的话,采用蚕食的战术,那我们可就不好应付了,因为我们并不怕鲸吞,就怕蚕食!”

“所以,我们现在不能给小鬼子逐步蚕食我们的机会,而应对之策便是主动出击。”

话音刚落,就听有人问道:“军座,为什么主动出击就能防止小鬼子对我军的蚕食?”

马铮随即说道:“道理很简单,主动出击可以打乱日军的节奏,掌握战场的主动权,这样他们便无法按照原定计划对我军发动进攻了。”

“其次,日军深受武士道精神的洗脑,狂妄而又自大,内心呢又极度的脆弱。一旦被我军打疼了,瞬间就会发狂,这样一来之前的战略战术就成了一句空话,不管是前线的士兵还是后方的指挥官们,就会像疯狗一样追着我们不放,蚕食的计划也就泡汤了!”

“军座分析的有道理,小鬼子确实是受不了半点刺激,很容易发狂的!”

“就是,尤其是把他们的指挥官弄死了,整支部队都会像疯狗一样!”

“谁说不是呢...”

这时,周生再次问道:“军座,那以您的想法这一仗我们具体该怎么打?”

马铮当即说道:“这一仗的话,有几个要点,快准狠!”

“这个怎么讲?”

“快指的是速度一定要狠,小鬼子已经在集结了,不出意外的话,狗日的进攻马上就要开始了,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所以我们不管是制定计划还是集结兵力,速度一定要快!”

接着马铮继续说道:“除此之外,我们这一仗的目的就是要刺激小鬼子,打乱他们的计划,因此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要打到对方的软肋上,所以出手必须要准,且下手还要狠。毕竟只有将小鬼子打疼了,狗日的才会发狂!”

而后,马铮继续说道:“因此这一仗我的计划是,集中全军所有的骑兵,而后对这里发起猛烈的进攻!”

“归绥?”

“对,就是归绥!”

“军座,归绥可是绥远的省会城市,这里不仅仅驻扎有日军大量的精锐部队,而且还驻扎有伪蒙古军的大量精锐,更重要的是,我们对这里的情况还不怎么熟悉,贸然进攻这里会不会有点...”

“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但是你把心就放在肚子里吧,这一仗我有绝对的信心!”

而后马铮再次说道:“打仗并不是谁的人多谁就能赢,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眼下正处于寒冬腊月之际,小鬼子很大一部分士兵并不适应塞北地区的严寒,而我们大多数是本地人,因此天时我们占了优势。”

“地利自不必说,我们是守土作战,而日军则是外敌入侵,那个更了解本地区的情况,这不用我来说了。”

“人和方面也一样,再加上我们主动出击,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胜算当在7成以上。”

话音刚落,就听周生开口道:“既如此,那军座就下命令吧!”

“军座下令吧!”

“下令吧...”

马铮点了点头说道:“命令:晋绥察游击司令部抽调骑兵团一个,火力支援团一个,于今天晚上六点前完成集结,等候司令部的命令!”

“是,保证完成任务!”

“命令:第88军骑兵旅、警卫团以及特战队,于今晚六点前抵达鄂尔栋镇外围待命!”

“是,保证完成任务!”

“参谋长,这次作战我准备亲自带队,我离开后,总部安全就交给你了。另外给分散在各地的驻军发报,命令他们加强戒备,以免被小鬼子偷袭!”

“是,保证完成任务!”

“行了,行动吧!”

.......

阅读抗日之超级战神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