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超级战神

《抗日之超级战神》

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截杀关东军(三)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部队很快就集结好了,4个主力团外加大量的轻重机枪手和炮兵,足足一万两千人,浩浩荡荡的站在荒野上,气氛一片萧杀。

队伍前面,马铮骑在一批纯黑的战马身上,在烈烈的北风下,浑身散发出惊人的杀气。

“兄弟们,就在昨天,小鬼子的一支骑兵突然偷袭了霍林郭勒城,我部三千多守城的将士全部阵亡,此外城里的老百姓也惨遭屠戮,一万多无辜百姓成为日军刀下冤魂。”

“此外,这帮畜生现在还在霍林郭勒城外行凶作恶,只要是被他们看到的部落都无一幸免,不管男女老幼,全部屠戮殆尽。所以这一次我将带着你们截杀这帮畜生,我对你们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不留俘虏,能做到吗?”

“能能能!”

上万战士的怒吼声盖过了草原上的呼呼北风,震破苍穹,响彻寰宇!

“出发!”

在马铮的命令下,这支庞大的骑兵在夜幕的掩护下,直奔霍林郭勒城而来。

马铮的心情不好,负责偷袭霍林郭勒部落的吉冈安直少将的心情却很好。

他们是于1月19日抵达霍林郭勒外围的,在经过缜密的侦查之后得知霍林郭勒城只有三千多人,且几乎可以确定,这些守备部队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部落勇士,而是真正的经过正规训练的士兵。

而且这些人的武器装备还相当的不错,所以情报部门推断,这些人就是大日本皇军的敌人。

在摸清楚了敌人的基本情况之后,21日上午,吉冈安直少将指挥两个4千人的独立守备队悄悄摸到霍林郭勒草原外围,并对霍林郭勒部落发动突然袭击。

为了保密,沿途所有的部落全部遭到毁灭性打击,不管男女老幼,全部被屠杀殆尽。

因此在他们突袭霍林郭勒的时候打的非常的成功,在大日本皇军铁骑面前,原本应该起到作用的城防工事却就像是个摆设一样。

但不得不说城里的那些守军也确实顽强,虽然在大日本皇军的突袭下丢失了城防工事,但是却没有崩溃,继续依托城里的街道和他们展开巷战。

经过一夜的厮杀,吉冈安直所部终于占领了整个霍林郭勒城,并将那支顽强的守军彻底的歼灭掉了。

然而战后统计,此次攻城战,共造成皇军2600人伤亡,其中直接阵亡的就达到了1876人,敌我双方之比几乎是一比一。

虽然他麾下的这支独立警备队并不是关东军最精锐的部队,尤其是第二警备队更是以新兵为主,但是在兵力火力都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再加上还是突袭,打成这个样子,确实让吉冈安直少将不能接受。

愤怒之余,吉冈安直将心里的怒火直接撒在了城里老百姓的身上。

在他的命令下,入城的部队当即对城区的中国百姓展开“清理”。

更让他无法接受的是,此次行动最重要的目标——部落首领乌日嘎拉图竟然逃了。

根据情报部门收集到的资料显示,那位蒙古部落的首领是亲铁血团的重要人物,杀死他,并将他的这些部落民众全部杀死之后,便可震慑其他部落,防止他们和铁血团走的太近。

但是如果让他逃了的话,以此人在草原上的威望,很快就会再次聚集部众,成为铁血团反抗大日本皇军的帮凶。

所以,吉冈安直下令,不惜一切代价抓住乌日嘎拉图,活的不行,是的也行!

然而吉冈安直不知道的是,就在他派出部队四处追杀乌日嘎拉图的时候,一支庞大的骑兵部队正快速向着战场靠近。

1月26日,经过一天一夜的奔驰,马铮等人终于在赶到了王爷庙以西的大石寨镇。

这里是霍林郭勒通往王爷庙的必经之路,在轻松解决了大石寨镇不到五十名守军之后,马铮等人从俘虏口中得知,此次偷袭霍林郭勒的日军确实是从这里过去的,且兵力竟然足足有七八千人。

更为重要的是,马铮还从俘虏口中知道了日军此次行动的指挥官的名字——吉冈安直。

听到这个名字,马铮心里“咯噔”一下,他没想到这次行动的指挥官竟然是这个家伙。

吉冈安直这个名字在普通民众中或许名不见经传,甚至于在军中知道的人也不多,但是对于伪满洲国的君臣们来说,却是一个绕不过的人。

众所周知,伪满洲国的皇帝溥仪只不过是一个傀儡和幌子,但是鲜有人知道,站在背后控制他这个傀儡的人便是吉冈安直。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便秘密将当年被冯/玉祥驱逐出紫禁城后寓居天津的前清逊位皇帝溥仪接到东北,以东三省为基础,成立满洲国,扶溥仪当了皇帝。

对于日本来说,溥仪的作用,就是使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利益做到表面合法化,样子溥仪做,利益日本得,因此,溥仪表面上是满洲国皇帝,实际上,却是日本侵略利益的遮羞布,是日本人手中任人摆布的木偶。

既为木偶,除了后面的大导演日本外,当然还有手持木偶、当众玩耍的人,日本要牢固控制溥仪,当然要有能控制溥仪的日本人,那些人的主体就是日本关东军,而具体实施者,其中在溥仪身边时间最长、势力最大、控制溥仪时间最久的,就是这个老奸巨滑、大名鼎鼎的日本超级“杂耍家”吉冈安直。

吉冈安直是日本九州岛大分县人,1913年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并于1934年,吉冈安直被日本军部选中,派往中国东北。

此时,吉冈安直的身份是关东军参谋兼关东军司令部付、兼满州国宫中“帝室御用挂”,军衔为陆军陆军中佐,相当于校级军官。

“御用挂”是日本称呼,如同中国封建皇朝的“宫中行走”这种职务,也可看作皇帝侍从秘书,而实际上,吉冈安直却并非日本派来专门服侍溥仪的,而是充当关东军与溥仪之间的联络人。

用溥仪弟弟溥杰的话说,吉冈安直的任务是:“指导和支配伪帝,以便逐步实施日寇步步加紧残害中国人民的罪恶计划。”

日本人做事一贯以狡诈和精细见长,尤其善于忍耐和等待,往往策划运筹很久,战略很长,预备很早,一有机会,迅速拿下,如同蛇的捕食。

吉冈安直在很早的时候,就是日本军部所布下的一颗棋子。

比如,早在“九一八”前的四五年,也就是溥仪寓居天津的时候,日本频频与溥仪交流接触的军官之中,就有军衔相当低的吉冈安直,安排这样一个低级军官与溥仪接触,无论如何看都像是在做一种预备。

伪满洲国成立之后,吉冈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调任日本关东军司令部附,兼满州国“帝室御用挂”,从此,在溥仪身边一呆就是10年。

这10年间,吉冈充分履行好了自己的职责,最大的敬业,就是这10年间,吉冈几乎寸步不离溥仪,干涉溥仪任何言行,溥仪的一切公开讲话,都由吉冈准备好稿子,溥仪照念,丝毫不允许改变。

吉冈安直在伪满洲国影响有多大,这从他的一些言行中可见一斑,他自称是溥仪的“准家属”,还说“溥仪如同是我的孩子一个样”,包揽一切,包办一切,隔绝了溥仪与外界除了直系亲属的一切联络,不允许满汉官吏与他自由见面。

甚至于所有来信,也一律指挥宫内府的日本总务处长小厚二三夫等人扣下,大部分不给溥仪看。

总之,所宫中之事,无论大小,吉冈都要过问,并派日本宪兵驻扎在宫之全天候监视溥仪的一切。

只是令马铮有些不解的是,按道理说像吉冈这样重要的人,一般而言是不可能离开伪满皇宫的,关东军司令部怎么会派这样一个人指挥此次行动。

且说句不好听的,吉冈此人最擅长的还是玩弄人心,要说作战指挥的话,他还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

甚至于从他从军校毕业到担任所谓的御用挂的20年间,日本整体上没有什么大规模的战争,他也没有带兵作战的机会,所以说吉冈的指挥水平真的有待商榷。

尽管想不明白,但是马铮还是松了口气。

毕竟他这次只是带了一万两千余人,而日军却有足足七八千人,在兵力上马铮所部并不占据太大的优势。

如果对方的指挥官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将的话,不说别的,假如对手是山下奉文、波田重一、鹫津铅平等人中任意一人,这一仗也不好打。

但如果是吉冈安直的话,那难度就小很多了。

阅读抗日之超级战神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