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之我要统一天下

《回到三国之我要统一天下》

第49章李儒的计谋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此二人经常有矛盾,这是其因为联军盟主袁绍是其兄,但袁绍是庶出,袁术是嫡出,所以袁术向来看不起袁绍。袁绍当上盟主他更是不服,因此二人经常有矛盾,这是其一。”李儒侃侃而谈,仿佛一切在他的掌握之中,“其二,袁术贪功图利,在孙坚出战时压下粮草,导致孙坚大败。故而惹得人人厌恶,无奈之下,他只能自行离去,其实由此已经可以看出诸侯联军的关系没有想象中的牢固,只要他们久攻不下就会自动放弃。”

吕布不满道:“哼,等等等,你就知道等,那到底要等多久联军才能退兵,难到他们一天不退兵我们就一天驻扎在这虎牢关吗?那要是他们打个十年、八年,我们又该如何是好!”

“奉先莫要冲动,文优之言颇有道理,诸侯联军的确是各怀其心。但最让我担心的而是罗策,有他在诸侯联军的实力简直是提升了好几个层次。”董卓一想到罗策,就感到如芒在背,浑身不舒服,“文优有何办法替我铲除罗策?”

李儒也不介意吕布生气,他早已习惯吕布的脾气,低下头来思考。良久后,方才说道:“我对罗策知之甚少,现在想要对付他恐怕太难。”

“难道罗策真的是命中克我?”看到连李儒也拿罗策没辙,董卓不禁叹气道。

“董太师,据我所知,罗策曾救过张济从子张绣,而他的亲胞弟罗瑜乃是张绣的同门师兄弟,不知道能否从他入手?”樊稠突然想到张绣和罗策、罗瑜的关系。

“竟然还有此等事情?”董卓把目光看向张济,“张济,樊稠所说是否为真?”

张济暗叫不妙,董卓生性多疑。正因为害怕被他怀疑,所以他才没有把这件事说出来,也不知道樊稠是从哪里得知此事。他与樊稠向来不和,现在樊稠把这事说出来恐怕是为了对付他。

“启禀董太师,却有此事。张绣早年拜蓬莱枪神童渊为师,罗瑜与他师出同门,但张绣早在七年前返回家中,在我麾下从军,与罗瑜早已没有任何联系。但罗策在讨伐黄巾军之后,救了张绣,也确确实实是真的,但是那时是真的不知道。”张济把罗策、罗瑜和张绣的关系推得一清二楚,尽量不让董卓怀疑。

“实在可笑,既然是使出同门又怎么没有联系,多多少少也有互写书信吧。莫非是张绣和罗策、罗瑜暗中勾结,所以你才如是说道?”好不容易抓住张济的把柄,樊稠又怎么会轻易放过他。

张济听了樊稠的话后,大怒,指着樊稠叱责道:“樊稠你是何意?难道我张济会是这样的人吗?董太师对我恩重如山,我又怎么可能背叛他!”

“呵呵,你会不会我倒是不知道,至于张绣我就不敢保证了。”樊稠向董卓提议道,“张绣让人值得怀疑,还请董太师派人前去捉拿他归来,以免中了罗策和罗瑜的诡计。”

“樊稠,你简直是血口喷人。张绣向来是忠义之人,怎会作出背叛之事,你要对付我尽管来就是,何必拿小辈说事。”张济对董卓说道,“还请董太师明鉴,为我做主!”

董卓看着二人在下面争吵,也拿不定主意,只好把目光看向李儒:“文优,你认为如何是好?”

“张济在太师麾下从军多年,忠心耿耿。我相信张绣也不会是有异心的人,董太师你应当大可放心。”李儒拱手回答道。

“嗯,我也相信张绣为人。”董卓再次把话题放回战事中,“文优,我观诸侯联军今日攻势如此之猛。恐怕虎牢关也坚持不了多久,不知道你有何良策?”

李儒早知董卓胆量已不比当年,依靠虎牢关足以挡下诸侯联军。但董卓依然前怕狼,后怕虎;担心这,担心那。所以他想了一条计谋让董卓安心,说道:“我有一计可以让董太师远离关东联军,不再受联军威逼。”

董卓听此眼前一亮:“有何妙计速速说来。”

“迁都长安。”李儒只是说了四个字。但在场众人听完后,都倒吸一口凉气。

迁都乃是天下大事,如若不是遇到大灾大难是不可能迁都的,而且迁都还涉及到朝野官员、百姓,还有种种牵连,所带来的影响可不是一般的大。

“军师,迁都长安恐怕不太妥当吧。”张济少有的没有支持李儒。

“哪里不妥当,我倒是觉得此计可行!”樊稠才不管这么多。他只知道要和张济唱反调。

“樊稠你!”张济怒目而视。

眼看两人又要大吵起来,李儒连忙阻止道:“两位不比争吵,迁都洛阳其实是一石三鸟之计。”

“为何是一石三鸟之计?”听到如此吕布也来兴趣了。

“其一,能够避开诸侯联军锋芒。现在我军再和联军交锋已无优势,联军不仅兵力强盛。最重要的是他们出兵讨伐符合天下百姓利益,继续在虎牢关与其消耗乃是无用之举。迁都至长安不仅能避其锋芒还能依仗潼关抵挡联军攻势。”李儒知道只要有罗策在他们就很难取胜,所以避而不战才是最好的选择。

董卓点头认同:“文优言之有理,其二是什么?”

“其二,联军以讨伐太师为由出兵,实则都想占据洛阳。洛阳乃是天下中心,能够占据洛阳控制天子就可以挟天子而令诸侯。如若我们让出洛阳,诸侯联军必定不攻自破,而且还会为了洛阳互相残杀,我们只需隔岸观火。待他们互相消耗得差不多,再将其一网打尽以报今日之仇。

“其三,朝上官员虽然表面认同太师,但大多数内心怀恨,我们将其全部斩杀也不妥当。但只要迁都长安他们必定不服,到时我们便将其留在洛阳,让他自生自灭。这样就能轻易瓦解朝上的传统势力,这就我的是一石三鸟之计。”

李儒说完后,众人久久不能言语。心想李儒不愧是董卓麾下第一谋士,如此计谋竟然也能想得出来,还十分大胆。难怪董卓能够在其帮助下入主洛阳,如果没有李儒从中出谋划策恐怕董卓也不会有今天的权势。

“妙哉妙哉,文优不愧是我的智囊啊。就按你所言去做,今晚我等退兵虎牢关,回洛阳准备迁都事宜。”董卓非常满意李儒的计策,并且打算今晚就撤退回去。

“万万不可。”李儒连忙阻止道,“如若突然退兵必定会引起诸侯联军的怀疑,届时可能会让他们识破此计。”

“那该如何是好?”董卓问道。

“我们退兵不能一次退完,要分批撤退。”李儒建议道,“今夜就先由董太师带五万兵马退回洛阳,回去准备迁都事宜。明日再由樊稠带领三万兵马撤退,后日由奉先带三万兵马撤退,最后一日则是由张济带领剩余兵马撤退,张济要切记撤退之时,还要留下数千兵马在关上作为掩饰,以避免被联军看穿。我等还要找到数位与诸位相貌体型相像的士兵,让他们穿上你们的衣服在关上巡逻,给联军一种你们还在虎牢关的假象。”

董卓等人听完后,就开始分头行动。

联军一连数日对虎牢关进行强攻,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多日下来战死战伤的士兵已经有数万人,这损失实在太过惨重。联军的士气也被逐渐被逐渐消磨,远没有刚开始那样积极。

此时,诸侯们在营帐中议事,商讨破关之策。

阅读回到三国之我要统一天下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