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三国录

《血色三国录》

第六十七章 白马破围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打小仗重在陷阵,打大仗重在布局。为防止多面受敌,曹操早早就钉下了几颗关键的棋子:一是派史涣、曹仁在河内击破眭固,阻止其北投袁绍,并把势力范围扩张到了黄河以北;二是派臧霸率精兵自琅玡入青州,占领齐、北海、东安等地,牵制袁绍,巩固右翼,防止袁军从东面袭击许都。这样一来,曹操只需将两万主力集中一处,阻挡袁绍从正面进攻即可。

千里黄河多处可渡,曹操认为分兵把守则防不胜防,不仅难以阻止袁军南下,且使自己本已处于劣势的兵力更加分散,于是他选择在官渡一带筑垒,集中兵力设防。官渡地处鸿沟上游,濒临汴水,鸿沟运河西连虎牢、巩、洛要隘,东下淮泗,为许都北、东之屏障,是通往许都的要津,加上官渡靠近许都,后勤补给也较袁军方便。

袁绍的思路正与曹操相反,你想逼我攻于一处,我却偏要四面用兵。在亲率大军攻入黎阳的同时,袁绍派郭图、淳于琼、颜良进围白马的东郡太守刘延,企图夺取黄河南岸要点,便于主力分散渡河。

在曹操选择于官渡布防之后,白马只剩延缓袁军渡河这样鸡肋般的意义了,因此收到刘延告急的曹操在犹豫是分兵救援还是干脆放弃白马让刘延沦为炮灰。在曹操军中有“谋主”之称的荀攸进言说:“白马交锋是敌我初战,意义重大,弃白马事小,损士气事大。可先佯装在延津渡河,做出袭击袁军后方的姿态,诱使袁绍分兵延津;随后轻兵急进奔袭白马,攻其不备,必能先取一胜。”曹操依行其计,让于禁率两千步骑佯动,袁绍果然分兵,令正在进攻白马的郭图、淳于琼率军向西,挺进延津,留下颜良继续围攻白马。沮授对袁绍的调度提出质疑说:“颜良性格促狭,虽勇猛却不可独自统兵。”不过这番话自是入不了向来对颜良十分倚重的袁绍之耳。

在郭图、淳于琼等人率军奔赴延津后,曹操趁机引兵向白马疾进,为首的先锋是中郎将张辽以及一位出人意料的人物——关羽。在下邳战败遭擒后,关羽被带到许都,曹操待以厚礼,并任命其为偏将军。曹操非常欣赏关羽的为人,就对张辽说:“你与云长同出于三晋之地,有同乡之情。可去探一下他的心意,看其是否有心长留我麾下效力。”张辽提了一壶河东名产菖蒲酒去见关羽,笑着说:“少时家贫,闻菖蒲酒香却尝不到;现在的俸禄买酒倒是管足,却因常年四处征战连这酒香都闻不到了。好不容易托人给捎了一壶来,不知云长可肯赏脸陪小弟畅饮几杯?”关羽在曹营不受曹操嫡系的待见,唯有和张辽能说上些话,加上家乡的菖蒲酒也确实勾起了他的兴致,便欣然点头说:“文远既有好酒,关某敢不奉陪?”酒过三巡,张辽问:“云长入曹公青眼,恩遇之重令人称羡。不知会否与弟做得长久同僚?”关羽是个磊落的爽利人,很是直白地说:“关某一介粗人,却也不敢忘了曹公的恩德。只是曾与刘将军誓同生死,不好相负。等我为曹公立下功劳报答恩情后,还当去寻刘将军效力。”张辽听完没有作声,只是重重喝了一大口菖蒲酒,硬是将怡口的醇醪喝出了炝喉的辣烈。后来曹操听了张辽转达的这番对话后,感叹了句:“事君不忘其本,果然如云长和太史子义这等天下义士,不是轻易就能求得的啊。”

此次出任先锋,张辽也曾私下问过曹操是否担心关羽立功后就会离开。曹操摇头说:“此战非同小可,容不得这许多顾虑。况且我既决心以诚心待云长,又何必多动这些无意义的小心思。”

颜良一心想着破城,并未在白马外围布置斥候,等到曹军距白马只有十余里时才发觉。颜良在震惊之余,只得掉转方向仓促迎战。张辽匹马当先,一柄精铁钩镰戟与颜良的九凤朝阳刀绞杀在一起。吕布的武艺惊世骇俗,而张辽在吕布麾下的地位又亚于高顺,这使他容易为人低估,实际上张辽的实力比之同样使戟的吕布也未必差得半分。此刻他气势淋漓,战意磅礴,力敌河北第一将三十合未落下风。

就在张辽和颜良缠斗之际,关羽悄然绕道至侧方,策马对着颜良的麾盖一路冲杀而来。混战中的袁军兵士大多没有注意到关羽,少有拦住去路的也被其挥刀斩于马下。专注于眼前战斗的颜良突然觉得有种被人盯上的不适感,斜眼一瞥却见关羽已在十步之内。颜良大骇,忙撇下张辽返身逆击,张辽也不追赶,只原地挽弓一箭,正中颜良右臂。失了举刀之力的颜良再难挡住关羽的青龙锋刃,一颗大好头颅,不过碎于一刀!

阅读血色三国录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