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见天地心

《照见天地心》

第2章找寻工作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城门口。

一群士兵左右排开,看着鱼贯而入的人。

“头儿,天快黑了,啥时候关门啊。”一个嬉皮笑脸的士兵向着另一名男子说道。

那男子虎背熊腰,不怒自威,他看了看天色。“再等一会儿,这儿人还多着。你小子晚上别和那么多酒,明早还敢宿醉来点卯,看我不抽你。”

那士兵大叫冤枉,“头儿,我就一次,再也没犯过了,那天练得我身子骨疼了好几宿都没缓过来。”

“行了行了。专心盯着。”

正说着,他看见几个流民打扮的男子混入队伍,缩头缩脚,眉头微皱,走上前一把拦住。

“你们几个从何处来?”

那几个男子一哆嗦,其中一个说道,“我们从老远千辛万苦过来的,一路奔波,还几日没吃东西了,官老爷,请您高抬贵手,给我们一条生路。”

“哦?还几日没吃东西,怎么讲话中气十足。”说着,他一挑眉,“你们几个得出示凭证,不然别想进这个门。”

那几个男子隐晦得换了个眼神,不声不响地散了开。

那男子回到了远处,继续看着络绎不绝的人,忽地一阵马车声传来,他看向路那头。

一名老人赶着马车悠悠地行了过来,周围的行人见状也各自避让。男子刚要拦下查问,便见那老人递过一块腰牌。男子接过一看,恭敬地递了回去,一躬身,将马车请了进入。

旁边那士兵十分好奇,见那马车走远了,按捺不住问道,“头儿,那是谁啊,好像很威风啊。”

男子瞥了一眼士兵,“多做事少说话。有那份闲心就多练练把式,省得整日瞎问。”

“是——”那士兵沮丧地不敢回嘴。

又过了一会儿,男子看看天色,以及门前寥寥的行人,吩咐道,“行,准备关门。那边的几位,走快两步。”

看着行人匆匆地进了门,男子正准备下令,却见路边又出现个身影,踉踉跄跄地赶了过来。

那士兵看走向前的人,问道,“头儿,好像是个小乞丐,要不要拦下来。”

男子看了眼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少年,说道,“还是个孩子,让他过去吧。”

那少年似乎听到了对话,朝着男子做了一揖。男子倒是一愣,点了点头,接着,吩咐士兵道,“关门!”一群人走入城门内,沉重的木门缓缓收起,夜色也开始降临。

那小乞丐便是孙启,他游荡在青石街上,看着两边的灯火、人家和商铺,忽然间不知道该干些什么,乞讨?可是这样下去肯定也不能长久。找份工?可语言不通,商铺又关门的关门,实在不知何去何从。

正傻站在路中央琢磨时,他身边却是经过城门口那名男子。男子见到路中那少年,看他傻愣,便猜到些原委,想起那少年虽然打扮邋遢,眼神里的清明却是怎么也掩盖不住,便走向前。

“小兄弟,你从何处来,有去处吗?”

孙启乍一听,愣了一下,因为这口音实在太重了。对方又重复了一遍,他这才大致了解意思。

见是之前城门口的男子,他便认真地回答道,“我……在下孙启,是游荡至此的,没什么去处。刚才多谢先生了。”

男子听他口音虽极重,但谈吐也有礼,以为是个落魄人家的公子,心生好感,便说道,“既然这样,不如去我那喝口热汤,住下来,明日再做打算。”

孙启感激地道谢,也不迟疑,随着男子走去他的住所。

“不知先生大名。”

“先生不敢当,我姓王,字鹏飞,叫我鹏飞哥就好。”

“鹏飞哥好。”

“我先给你热些水,会烧火吗?”

“会。”

“好,把这这两个灶烧起来。”

不一会儿,水咕咚咕咚地响起来,孙启从角落抄起木桶和木瓢,一勺勺地注着水。王鹏飞也喜欢他这勤快,从衣橱里抄出些布衣,递了过去。

“你这身衣服就别要了,这身是我年少时的衣服,你先拿去穿吧。”

“谢谢鹏飞哥。”

孙启吭哧吭哧地提着木桶,一阵洗漱后,出来一看。桌子上已摆好了碗筷,还有热腾腾的面。

“来,坐,正好可以吃了,饿了吧。”王鹏飞定睛一看,收拾干净后的少年恢复了神采,眼神依旧是那么清澈。

孙启心下一阵暖流涌出,准备认真道谢,忽然想着韩信得一饭之恩,漂母的一番话,也不作言语,大声应了句,暗自将这恩情记在心里。

“今晚你可得跟我挤挤了。”

“好。”

“小孙,你明日如何打算。”

“我准备着去商铺觅一份活计。”

“行,若是没地去,再和我说声。”

“好。”

第二天一大早,晨光熹微时。孙启朦朦胧胧地睁开眼,床畔已不见人影,起来往院子一看,原来王鹏飞正打着赤膊,练着身手,看他下盘稳当,冲拳有力,虽是料峭的初春,身上还热得流起汗水。

孙启看着,琢磨着如何学一门武艺,多少自保,可想起那奇异的火光,心头更是有些好奇。出了会儿神,他便去了厨房,热起了锅,从角落的米缸里勺了些米,水缸里勺了些水,煮起了米粥。

各自收拾一番,饭饱之后,孙启便踏上了求职的路。

只是事情却没那么如意。

裁缝铺。

“会裁衣吗?”

“不会”

“会穿针引线吗?”

“不会。”

铁匠铺。

“会打铁吗。”

“不会。”

木工铺。

“本店不收学徒。”

怡红院。

“恩,这个名字听起来不大对,还是换一家。”

孙启拗着嗓子,走了半条街,实在是没辙了。

“这样可不行,我得想个门路。”

他思来想去,觉着无论是哪个世界,总归是“民以食为天”,做些新奇的小吃,应该可行。于是他去集市转了一圈,心里有了谱。厚着脸皮向王鹏飞借了点钱,买了锅碗瓢盆,食材调料,在市场摆了摊位,张罗起“孙氏肠粉铺”。

招牌十分讲究,用了隶书稳稳当当写了五个大字,古韵流转,与简陋的设备颇不相称。

“小哥,煎饼多少钱。”

“三文。有鸡蛋馅,猪肉馅。”

孙启的摊位生意倒是不错,摆了几天,街上的人都爱来吃吃新鲜玩意儿,本钱一下便赚了回来。

借着与街上人的攀谈,孙启像鹦鹉学舌,硬是将口音纠正了过来,乍一听与当地人无二,生意便更热闹了。

这天,孙启正摆好摊,眼前出现两个穿着官服的人,一个尖嘴猴腮,一个肥头大耳。

肥头大耳的道:“小兄弟,你这摆摊可有报备官衙吗?”

尖嘴的补充:“没有就得没收,坐牢!”

孙启一看这阵势,这气焰,一愣。那尖嘴的喝道:“看你这样子,就是没有咯!没有就跟我们走一趟!”

这时,隔壁卖馄饨的大娘见状,陪着笑走上前来。

“两位官爷,小孙初来乍到,一时不记得。他和城卫队的王队长是亲戚,以为自家大哥报了。”边说,边用手指着银两,偷偷示意。

孙启心下了然,笑着说道:“两位大人,在下初来此地,不熟悉章程,今日定会到衙门里报备。小小心意,还请两位通融。”说完,拿了些煎饼,摸了些铜钱,塞到对方手里。

那尖嘴的和肥头的听到王队长这名头,已然露出笑容,收了这些钱,更是眉开眼笑,一脸不在乎地道:“不急不急,咱们和王队长是老交情了。有时间便来,你们这小本生意,不容易,不容易!”说完,扬长而去。

“这次真是要谢谢大娘了。”孙启道谢道。

“哪里哪里,世道不容易。”那大娘也是见怪不怪,回到摊位里,继续掐着馄饨,“你也别怄气,这些事哪儿都是这般。”

孙启暗自叹了口气,寻思着。“这般过活,终究不是办法,只是苟安,如同猪鬣里的虱子,自以为安室利处,什么时候猪死了,也就完了。”而且,他心头里,那女子手中的火光一直挥之不去……

于是,孙启刚安定几天的心思,又活泛了,先是在王鹏飞的帮助下入了户,然后时不时他便上街看着各式商铺,想着要转行。

这天,他顶着烈日,走了两条街,仍是寻不到合心意的,腿也走乏了,只好随意倚着棵柳树歇息。那柳树发了嫩芽,绿得影影绰绰,风吹枝动,倒是沁人心脾。孙启头脑也清醒了不少,觉得不能在发昏似的去找,还是得寻一个自己擅场的。

柳树正对着是一间颇冷清的铺子,别的店都多少有些人影,这家却门可罗雀。孙启一看招牌,眼神一亮。木匾上镌刻三个隶字——“容与斋”,店内摆放着些碑刻,各式字体兼备,篆、隶、行、草、楷,虽不大,也颇有讲究。

他本是考古专业的人,好诗词,好书法。他书法受邓石如的影响,喜爱篆体,对碑刻也上心,如今看到今世也有间作碑刻的地方,决定试一试,便走上前去。柜台前坐着个中年男人,鬓角些许斑白,眉头紧皱,一支毛笔不知在写着些什么,有人前来,也兀自埋头。

孙启作礼说道,“先生好,在下孙启,冒昧打扰,还望恕罪。见先生店内碑刻,心折不已,在下自幼学书,不知能否为先生打个下手?”说完,心里有些忐忑地等待。

柜台边,那男子这才抬起头,打量来人一番,随手抄起纸笔,放在柜面。

“写些字看看。”说完,男子又继续埋头。

孙启拿过纸笔,想了想,挥毫而就,恭恭敬敬地递了过去。那柜台边的男子眼睛一扫,便挪不开,闪过一丝奇色。

“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谁分苍凉归棹后,万千哀乐聚今朝。”男子读了一遍,又细细吟了一遍,抬头问道,“这是……”

孙启领会其意,解释道,“这是一位诗家所作,在下仅是录其诗。”

“哪位诗家?”

“龚定庵。已不在了。”

那男子点了点头,不再寻问。“工钱一月一两,明早辰时便来这儿。”

孙启愣了下,才明白过来,道了声谢,“不知如何称呼先生。”

“姓宋,容与斋是我的号。”

“宋先生好。”

“这里是二十两,就当是买你的墨宝。”

孙启忙称感谢,收完有些不好意思,刚刚一路走来,他知道这里的一两是一千文铜钱,一斗米不过二十文,二十两可是笔巨款,足以买下一间大院子。他上辈子可没一次赚过这么多的钱,不过看着宋先生的架势,他还是乖乖收下。

孙启先是向卖豆腐的大娘打听了租房的地方,按图索骥,租了间房子。

屋子有个小院落,里面干干净净的,透光通风,颇为敞亮,就是缺了些用具。于是,他去铁匠铺里买了几口锅,去裁缝铺里制件衣服,去木工铺里做了张椅子,又去怡红院里……没有怡红院。

办好这些,已经快正午了,他拐到一家肉铺,切了十斤牛肉,往王鹏飞家里走去。刚一到,正好也是卫兵午休时,迎面撞上了。

“鹏飞哥!”

“小启,如何?”王鹏飞看着他手里的牛肉,笑了起来,“找个什么活计,怎么一个上午就赚来了十斤牛肉。”

“是在城东边的容与斋,给宋先生当伙计。”

“容与斋……”王鹏飞一琢磨,想着果然是个落魄的公子家,那地方没些手艺可进不去,“怪不得怪不得,这么大哥我就放心了,进入坐吧。”

“好。”

“宋先生好说话吗?”

“宋先生人好。对了,小弟租了间屋子,就在豆腐店不远处。”

“这么快,小启你哪来那么多钱。”

“宋先生见我字写得好,便提前预付了我一些工钱。”

阅读照见天地心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