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话你港[娱乐圈]

《我话你港[娱乐圈]》

第52章 052 天赋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第52章天赋

于三日听到阿春的来意,整个人都有点不好了,手里拿着的斋啡抖得像个帕金森患者。他再次看了看阿春,确定她脸上不是开玩笑的神色:“你不是……真的暗恋我吧?”

“再重申一次,我中意靓仔。”阿春的审美遭到怀疑,非常郑重地说。

“……”于三日怨念的小眼神看她:“我都更中意我老婆还有女儿的。”

“少讲废话,给你几天时间考虑一下。”阿春在正事上面是很少喜欢聊闲篇的。

于三日或者以后有很大的成就,但目前他也就是一部电影的导演,再不然就是编剧。尽管在行内不算少,但怎么想也不如自己做老板。

“暂时不能拍喜剧片。”阿春很是坦白地说。

那又有什么要紧的,于三日想都不用想,就答应了。

当然,同样是出于合约的问题,于三日没法公开成为老板,他的父亲还在ltv,ltv跟于三日所在的梁实是一个老板。

这个年代,说白了能开电影公司的,还能开到大的,都是有背后势力的,于三日想赚钱,没错,但他还不想有钱没命花。

梁实比起ltv开的更早,体制内的沉疴太多,大部分人的思维都十分僵化,于三日敢有单子跟最大的老板讲价钱,但面那些人拍戏的时候,却还是先把他老爸叫来震场,省得戏还没拍上,他先被下马威了。

阿春听了,心里顿时感觉像是找到同志,同时她也通过这样片面的冰山一角搞明白了这年代的电视电影圈。讲资历,论辈分,讲人脉,有一些异化的思考方式都会被毙掉。

只能说,幸好阿春去的是美港,否则在ltv或者空巷,别说被人摘桃子的问题了,连桃子都不会有,先做几年挑肥浇粪再说其他。

说起来也蛮好笑的,红港有些人很鄙视内地过来的人,觉得他们没见过世面,思想老土。而此刻真的身为红港人的阿春,却感受到了红港本地人的思想桎梏,联想到满清之后就被划分过去,并没有真的见过建国后内地的面貌,阿春就有些懂了。

在内地,妇女能顶半边天,“歧视女同志”的罪名一出来,是个人都要肝颤一下。何况还有流氓罪,扰乱社会治安,Qj等等的综合性罪名,严重者是要直接被判死刑的。www.)

这时候是八二年,严打还没发生,就算发生了也跟红港没有半毛钱关系。

有时候坐车经过那些有站街有古惑仔有毒友的大街上,阿春就忍不住心里阴暗一下。

想想看,这黄·赌·毒,高·利·贷,□□一应俱全的地方,有多少人应该直接判死刑。又有多少人,是在那边犯了罪,改名换姓直接游水游过来的。所谓的先进,更多的是经济条件发达催生出来的先进,思想却还停留在大清未亡的时候。

跟于三日又再次聊了好半天,都是零零碎碎的事情,阿春感觉自己的认知更清楚了一点。

现在的红港的确是很乱的,但远没有到后世口口相传满大街都是的那种地步,原因很简单,有些钱是见不得光的,能够赚到的渠道也很有限。比如新戏剧,背后是地产公司的老板,有一定的金钱交易,但并不是某个社团。

黑色产业正式进驻电影圈,还要多亏了眼前这个胖子。电影这个东西,一向是有门槛的,门外汉想进来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于三日从梁实出来之后,就被某个x大佬给拉到了公司里。

在此之前,x大佬的公司赔的连妈都不认得,在此之后,一切渐渐变得风生水起起来。电影能赚多少钱,看新戏剧就知道了。

任何行业都有圈子,一家赚了,其他人肯定眼红,电影圈就变成了后来那德行。或许于三日自己都没搞明白自己在那段历史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毕竟这年头可没人知道什么叫连锁反应。又或者他后来意识到了,但也没法下船了。

而做一行爱一行的某些社团拍自己主题的故事,反而造就了成功的文化输出。

阿春自己也不清楚,把于三日拉入伙能拖延多久,没有于三日,也会有王三日,李三日,赵三日。但不可否认的是,于三日就阿春所知道的,的确是个相当懂得商业套路的导演。

唯一的一次八卦,居然挖出来了这么一个人,阿春自己都不明白是巧合还是天意。她一心二用的跟于三日聊着天,把他打算拍赌片的计划毙掉,理由是这个个人风格太明显了,就算没人往外说,也一样能看得出是谁的主意。

这时候的赌片也不算少,但于三日属于把赌术研究得很是透彻的那种,阿春不知道是不是跟他母亲因为赌欠债有关。

推拉了半天,两个人决定拍爱情片,《彩虹乐》之前,也的确有几部小成本爱情片赚了的。

阿春自己说:“还不能光明正大的时候,低调一点好。”

“唉,这个我明白,要是你是男人就好了,大家可以喝到通宵。”于三日有点惋惜。

阿春明白他的意思,于三日这人吧,看起来市侩,骨子里是有种文人的清高的。可以说是贪钱但不爱钱,这样的人是真的不多。但他也有点某些男人的通病,热衷指点江山,同时也乐意看漂亮女演员,还有某些时候同样爆粗口。这些项目在阿春这里就变成了只能谈正事,就算阿春接受能力比较高,但有些话题还是不容易跟她说的。他早知道了阿春跟台上区别是很大的。

“这个啊,其实你要是不怕羞我无所谓的,忘了告诉你我会功夫。”阿春又把不知名的师父拿来顶缸。

演艺圈的底线比普通人要低得多,比如某些男演员换裤子都是大庭广众换,某些男女彼此都有另一半还要做剧组夫妻,某些演员的确是把导演到助理的房间都敲一遍……

阿春自己不参加,但她看的不算少,又不是真的十七岁少女。

何况,某些圈里的未成年也不是人设看起来的辣么“纯洁”,哄哄粉丝而已。

“真的假的?饮酒你行?”于三日有点不敢置信。

这个不知道,阿春目前还没跟谁喝过,不过为了后续合作不行也得行:“我也不知道,先来啤酒试试,平时你在哪喝?”

于三日诧异的看着无比淡定的阿春,一边怀疑她会喝酒,一边怀疑她的功夫什么的肯定是在驴他:“我要是叫个人过来,你怕不怕?”

阿春对他翻个白眼。

于三日:“……”看起来是真的不怕。

不过于三日到底没有那么缺德的带一个小姑娘还是他以后要合作的合作伙伴出去喝酒,而是把她带回了家。于三日虽然结了婚还有了孩子,但因为欠债的关系没有搬出自己家。阿春去的时候不忘买一筐水果,买一罐奶粉,于三日下巴差点没掉下来,这时候看出阿春是女仔了。

于家没什么人,妹妹分别嫁了出去,于三日跟他老婆于太太住在这里。于妈妈每天出去打麻将,于爸爸多数时间不是在工作就是自己一个人在家,有时也会教导一些后辈。

于太太是全职主妇,的确如于三日所说,是个很靓的女人,知道晚上要在家吃,便去了厨房准备晚餐。

于三日对她只说阿春是同事,关上房门三个人在一起,对于爸爸就全盘托出了。

阿春看了这情形也没多问,有些时候家里人是没办法理解你的事业的,知道太多反而会忍不住干涉,但要是行内人有时就刚好相反,就像于爸爸此时。于爸爸名叫于敬业,聊几句就能发现,是个十分内敛的人,跟他儿子于三日那种浑身散发着社会人的状态相比就像是两个极端,不过这两父子有个共同点,都没有瞧不起阿春。

在经历过这段时间的经历之后,阿春觉得这两父子挺有趣的。

据阿春所知,ltv是比美港更阶层禁锢的地方,于敬业这么厚道的人是怎么在那样的地方生存下去的呢?本着有机会不要错过的原则,阿春询问了一些跟拍电视剧有关的问题,然后她就发现了,于敬业什么都懂,连黑房冲印他都能说出一二三四五来。

“……”于敬业早年是拍电影的,但ltv可全都是英文作业,再看他一直在干副导,就能知道他的学历应该也不算高,由此可以推测,自学英文,从名导重归打杂再一步一步熬上去……

这年头能混出来的都是狠人。

阿春说第一部赚的钱也不会太多,主要是为了打响知名度。于三日听了阿春说要拿记者的身份做男主角,就觉得阿春挺会做生意的。这是以前没人试过的题材,电视剧也没有,而这年头通常爱情电影都是校园爱情。这样一想就想起阿春的剧本,盛唐也一样没人试过,他还有些担心可能会赔钱。

因而阿春就给他讲了一个关于《彩虹乐》的小故事,于三日听了不但没有认为阿春这人欺骗观众,心里更是放下一块大石。

他也是算是跟阿春合作过一回,还很担心她为了电影的品质拍艺术片。

“我也中意艺术片……但人毕竟要吃饭的嘛。”于三日说着,往嘴里扒饭。

吃完饭,两个人就地开始研究剧本,因为阿春这边时间有限,同样的于三日那边也还有其他工作,于敬业老爷子像个大佛似的坐在旁边,偶尔说一句。

先定下大纲,两家报社是死敌,一家品质很高但一般人看不懂,即将倒闭;另一家通俗易懂但是胡编乱造,红红火火打算扩招。男女主角分别是两家的继承人,却产生了爱情。

“《罗密欧与茱丽叶》?”阿春一听就知道这是什么。

“是啊,不是各个都像你这么识货的。”于三日相当直白地说。

“……那结局你打算怎么编?”阿春没直接否定,而是打算问问看再说。

当然是大欢喜,两家合并成一家,既有严肃新闻也有娱乐八卦。

于三日这也是借鉴了新戏剧的成功方式,平民化解构经典,顺便结局一定是欢乐的。

“找靓仔和靓女演?”阿春又问。

“这个当然。”于三日说。

听起来似乎是那种不太会赔钱但也不太会赚钱的项目。

阿春提了个开头,是想听听看于三日的想法,不过貌似于三日好像当成了给他入股的考验,相当落力。阿春听了一会儿,到底没说什么。

“那就再加点矛盾位进去,女仔很努力但是做的不好……”阿春顺着这个思路提议。

“……男仔有天赋,但是不想做。”于三日接了下去。

“这个好。”于敬业说。

于太太在外面看了看表,已经凌晨十二点了。她倒是没有怀疑什么奇怪的事情,于敬业的徒弟有时也会过来,他们也尝尝挨到天光,只是像阿春这样的女仔,还是年纪看起来小的出奇的女仔,居然也这么能捱。

“室内景可以在新戏剧,这方面我来沟通。”

阿春精神抖擞的声从里面传来。

第二天早上的时候,于妈妈打通宵麻将回来了。敲门直接把全世界吵醒,走进屋子里乒铃乓啷,困得不行的同时,都没注意到门口有双女鞋,一开门就看到了坐在椅子上的阿春。刚要尖叫出声,又看到了她儿子和老公。

“你们两个给我搞什么?找个女人进来……”

“她是同事。”于三日解释着说道,阿春顿时感觉到了他对父母截然不同态度的微妙。

天已经亮了,阿春打过招呼就回家了,她可以回去补眠,于家两父子却都是要连轴转的,不过看他们似乎比她更习惯熬夜的模样。剧本里有个桥段,说男主角多有天赋,同样的题材和事实,他一周能编出三百多条来换零花钱。

阿春觉得太夸张了,于三日嘿嘿一笑,说他之前大学时在ltv兼职做节目编剧,就是写段子,一周赚了几千,而那时候的段子,不到十块一条,也就是说,他一周写了三四百条段子。

阿春:“……”行叭。

这世上,的确是真的有天赋这回事啊。m.w.com,请牢记:,.

阅读我话你港[娱乐圈]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