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到黄昏时

《未到黄昏时》

第 37 章 第 37 章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焦作这边的风景其实很好,大概五六年前我来过这边,有个地方叫……叫青天河的,还有山,我忘了叫什么了。”

“这山唐朝时叫覆釜山,现在则叫做云台,魏晋竹林七贤曾在这里隐居了很多年,有句诗是说‘崖石乱流处,竹深斜照归’写的就是这儿。我听说山里还有个平湖,据说是张子房当年隐居躬耕的地方。”

“历史典故什么的,我不如崇爵你知道得清楚,我就觉着这山确实是漂亮,青山绿水的,可惜这两年不知怎的,景色大不如从前了。”

说这话时,一行人正打马走过云台山的山脚,正午炎热,就离了大路,往山里走了走,在稍微凉快一些的山坡歇脚。冬春大旱至今,山路两旁的草木显得十分萧索,路边矮草已有不少枯死,细细的叶尖发黄,一碰就粉碎,只有高大的树木能耐住干旱,撑起亭亭伞盖。

此处山川秀美,岩峡险峻,砖红色的山岩中生长有不少野枣树,树干粗壮,看上去已有不少年头。

下了马之后,高修登上一块岩石,先爬到一边的树上摘了些山枣扔下来,让云梓辰在下面兜着袍角接着,而后也不下树,直接从树梢上跃到临近的另一棵枣树上去,接着摘枣子。

云梓辰在下面很是担心他:“你是猴子吗?”

高修笑了,一边摘枣子,一般说道:“本来我不太会爬树的,可有一次啊,我要过秦岭去蜀地送信,为了省时间,找到一条穿山小路,结果当晚就遇着了老虎。我跑不过它,情急之时,一下子就窜到旁边的树上去了。”

“那然后呐?”

“然后我在树上待了三天,等着那只老虎把我的马吃完才敢下去——那三天给我饿的,把树上叶子全薅下来吃光了。”说着,高修从最后一棵树上跳了下来,把摘的枣分给信差和士兵们一起吃。

“你们信差,也是挺危险的。”云梓辰知道,高修如今说得云淡风轻,在当时却面临着怎样的生死困境。

高修满不在乎地摆摆手:“我们信差在外没有什么危险,洪水猛兽本无害人的心思,遇上那只是你自己倒霉。人这东西才是可怕的,如果真有人想算计你,你端坐在家里,都会有人找上门来。”

说完,高修取下自己的水囊,递给云梓辰:“你家的事情,我听说了些,真是无妄之灾啊。”

云梓辰没料到高修忽然会安慰自己,他接过水囊一饮而尽,却不料其中是味道辛辣的烈酒,他给呛得满脸通红,骂骂咧咧将水囊丢回了高修怀里:“不会安慰人就少讲话!”

高修一脸歉意的笑容:“这还是我从长安带出来的酒呢,五十文一两的。”

云梓辰还想再还嘴,却忽然回忆起,当初高修将家信交给自己时,也是这样的笑容,原本与他毫无关系,他却小心翼翼地,仿佛是他自己做错了事情。现在回想起当初的经过,若是那封信没有在皇城驿馆耽误了时间,他说不定就能及时赶回家中,于母亲临终前尽孝,说不定就不会被从家谱中抹去名字。

那么此次云家被抄没,他大约也在其中,难逃一死。

如此看来,高修和那些粗心的信差们,反而救了自己一命。云梓辰想到高修这里一路时常照顾自己,有些不好意思挠了挠头,急忙转移话题:“那个……这山挺高的啊,等下咱要怎么过去?翻过去,还是有捷径可以走?”

“我们不过山,再往北就是另一片地区,不归咱们管。我见你从荥阳出来就闷闷不乐,想着带你到这边看看景色——不过还是对不住,这边山水差强人意,枣子也不似以前好吃。”

四月当然不是枣子正熟的时候,嚼起来像是被泡软了的木头茬子,云梓辰鼓着腮帮子说道:“你压根一口没吃!你就知道肯定难吃!”

高修笑着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尘土:“心里有闷气,骂出来就好了。接下要去豫州东面,那边大多是连片的农田,如果起灾了,简直不堪设想。”

焦作的县令是个捐了官的本地人,居然也信“蝗神”一说,不仅不答应带着乡民去灭蝗,还在城门口拦住信差的队伍,不让他们往下面乡一级去送信,气得云梓辰跳下马,直接把县令暴打一顿。

幸好接下来云梓辰顺着运粮图找到了李垣祠留在豫州的守军大营,他们知道今年有发生蝗灾的危险,便越过了长吏,自己安排人手提早做了应对。米妮小说网更新最快 手机端:https:/m./

“李兄如今在豫州吗?他出征的时候不声不响就走了,我都没来及送送他。”云梓辰大喜过望,询问守军们。

守军将官却面露难色:“李将军在中原督办剿匪事宜,时常在各地之间往来奔波,末将们只知道他冬天去了冀北,如今李将军在何处,我们也想知道。”

“你们有事要找他禀报吗?是军情,还是其他的事情?”高修问道。

“这位信差兄弟,自然是与治蝗有关的了,我们守军人手不足,要想做好后续的治蝗之事,只能从当地再招募民夫,需要调配更多钱粮才够啊。”

“此事好说,”高修笑了笑,“我常去冀州幽州等处送信,沿途熟人很多,这几日将文牒送完,我绕路去北边,帮你们问问看李将军的行踪如何?”

“幽州遥远,是不是太麻烦信差兄弟了?”那将官看向云梓辰。

“都是为朝廷办事,有何麻烦的。”高修不以为意。

云梓辰见高修热心帮忙,便在一旁劝说道:“高兄对各地的大小道路都很熟悉,我制作你们运送军粮地图的时候,他也帮了大忙。不如这样,高兄北上去把信交给李兄,我回长安禀报军镇,让他给你们筹措军粮。”

将官听云梓辰这番劝说,也点头同意,将信件与行军图一同交给了高修。

云梓辰再次回到长安时,已经是初夏。

周影焕的伤情好转许多,已经搬回了紫天宫静养,秦钺也推掉了大多不重要的公务,寸步不离地专心照顾她。

因此云梓辰复命,也只能去紫天宫找秦钺,紧靠太子寝宫的会客小厅中,秦钺为云梓辰沏上了一杯雨前龙井。

“为何归来甚晚。”秦钺言语中颇有埋怨的意思。

云梓辰也很委屈:“还想跟你抱怨呢,这趟虽然时间不长……也说不上辛苦吧,但实在是憋屈死了,还不如让我去打仗呢,起码痛快!”

秦钺眯起眼睛看着他,仿佛若有所思,云梓辰急忙改口道:“我、我就说说的,现在四海安定,最多就是些匪盗小打小闹,也给李兄收拾干净了,哪儿有什么仗可打呢。”

“战事,不久将至。”秦钺轻声说道。

云梓辰有些摸不准,秦钺这是在和自己开玩笑,还是认真讲话。

而后他见秦钺从茶桌下取出一个锦盒,拿出军镇的兵符与印章交给云梓辰:“你即刻去军营,带我行军镇事务,我便可专心照看小焕。”

“你果然在开玩笑呢吧!”云梓辰气得将那印章在桌上一拍。

巨大的声响让秦钺微皱眉头:“你足可胜任。”

“我胜任不了!我在军中才算哪一号啊?这么多有能耐的将领呢,你让我当军镇,他们能服我吗?”

“军镇事务繁杂,牵系各处守军将领的动向,云梓辰,你心思缜密,亦无党属亲疏,如今朝中文臣武将,我只信你。”

对方这番坦诚和夸赞让云梓辰感到受之有愧,一时间竟不知如何回答,秦钺又从袖中取出一块紫天宫的腰牌,与桌上其他东西一并递给他:“若有不决之处,就来找我。”

“那正好,我确实有件事要找你的。”云梓辰哼了一声。

云梓辰说了豫州粮草之事,秦钺的深情却显得有些古怪:“李垣祠失踪了,他率军与突厥人交战时遭到伏击,现生死不明。”

“什么?”云梓辰吃了一惊,“不,李兄武艺兵法这么好,在战场上一定不会有事的——他会被伏击,难道说是遭自己人陷害?”

云梓辰一下子回想到当初泠皓离京路上对自己说的话,泠皓在长安都能多次遭到威胁,李垣祠征战在外,战场局势瞬息万变,想暗算一个人太过容易了。

“你到军营中览阅军情,便可知一二。”秦钺淡定饮茶,“他未必处境危险,或许只是脱不开身罢了。”

云梓辰担忧地说道:“不知泠兄在荆州过得如何。”

泠皓如今倒是平安无事。

他所在的水师总寨位于荆州,荆州地处长江中游地区,向北可从襄阳直进中原,往东顺江可下江南,西面逆流而上是天府之国的益州。此处自古都是西南到江南一线的水陆要塞,也是长江三峡的唯一出口,随便一走都是前朝兵戈相见、封侯拜相的故地。

如果在乱世,这里是极为重要的咽喉之地,不少枭雄在此歃血折腰。远的汉高祖灭西楚霸王、唐朝大破梁帝萧统,再至近几朝,黄袍加身的赵匡胤捉了那个爱写词的李煜,都是由西蜀顺江而下江陵——江陵,也就是现在的荆州——然后直入长江下游的广阔河滩。

因此,泠皓所镇守的这个地方,是守住江南的最后一处隘口。

但是现在海内升平,西南一带还算是安稳,其实根本没必要在这里建一支规模这么大的水军——一开始泠皓是这样疑惑的,不过嫄公主派他到此地总督水师,他也只能照做。

然而到了此处,泠皓才算是明白,这支水军,不是御敌,而是攘内的。

水师总寨从荆州城面向长江畔的河滩筑起,无数木梁架起楼台,从河滩一直伸入江中,扼住最狭窄的呷口作为前哨。河中有沙洲的地方也建了哨点,江面上往来战舰无数。

往里是一处重兵把守的深港,有一扇对开的栅门,一半在水中、一半在水上,里面停着水师最大的战船,长数百丈,上面可以跑马,人称“大将军”。

再向后是水师大寨,这一片水寨一直修到了北面的长湖之滨,沿着密集的水上河网而建,连片的屋瓦竹楼比肩而立,竹楼之间上有悬空回廊,下有船只来往,遥遥一望无际。

此时午后细雨微蒙,浩荡的江面上只剩下水汽弥漫了视野。

“报——”江边前哨,一名上身精赤,下穿黑蛟水服的哨兵在水里“哗啦”一声浮出来,吐出嘴中叼的苇管,湿漉漉打着哆嗦撑着筏子上了岸边,现在的水开始冷起来了。

泠皓倚在正中的大屋的贵妃榻里打瞌睡,听到声音后睁开眼睛问道:“哪儿?”。

“上游。五十人。第七队已经把他们打回去了。”

“打回去了你报什么”

“然后又来了三百多!”

“不急,等他们过来。——十三队,上船!”泠皓说着,拎起□□一跃跳到哨口停泊的小艘战船上。

他穿的是一身无袖的紧身的黑衣,系了水靠,外面穿着大红色武袍,没系腰带,腰间佩戴匕首,脚下长靴,长剑依旧倒背在背上。

今日已经是第三次乘船出战,这是如今泠皓每天要做的事情。

阅读未到黄昏时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