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锦衣行

《明末锦衣行》

第71章 和谈(3)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李自成所提的条件跟刘卫国所预言的如出一辙,刚才在文化华殿外,刘卫国对他说的也是这三条。

这个刘卫国真够可以的,莫非他能掐会算,有先知先觉之功能不成?

再联系到他在彰义门的出色表现,骆养性愈发觉得这个锦衣卫的千户大材小用了。

队伍之中,眼皮底下,竟然有这样的天才,被李若琏那个老东西收在麾下,竟然浑然不知,真是有遗珠之憾呢!

不过现在为时未晚。

这一次本指挥使一定得极力促成和谈之事,替皇上分忧解愁,从私的方面说对得起老朋友杜公公叔侄,大明的江山万里有个一,自己也好留个退身之路。

更重要的是尽了为臣之道,李自成退兵之后,正如刘卫国所言,皇上肯定龙颜大悦,然后皇恩浩荡,直接就能够再次平步青云,不失为王侯之位。

骆养性正在心猿意马的时候,崇祯皇上开始问计,“众位爱卿,朕当如何是好?”

众位大臣面面相观,然后低头不语。

崇祯皇上连问了三遍,还是没人答腔。

在场的都是重臣,老臣,没有一个生瓜蛋。

有的以为这样的大事只有皇上拿主意,别人岂能妄言?

有的则认为,在场的排一下座次,轮不到他们带头说话,因此一个个都成了闷嘴葫芦。

看到皇上有些着急,骆养性有心第一个打破沉默,但是一看两个王公公都缄口不语。

而且皇上也不看他这个锦衣卫的指挥使,兼后军都督府的左都督,兼太子少保、太子太傅,兼了这么多职,挂这么多衔儿,而且这议和之事首先是他与皇上牵的线儿,皇上却对他视而不见。

骆养性抽了抽嘴又憋回去了,认为还未到他说话的关键时候。

崇祯皇上连问几遍,没人搭理他,他可真有点恼了,朕让你们来是看戏的吗?

食君禄报君恩用,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如今国难当头,为臣之道不替君分忧解愁是何道理!

崇祯皇上一脸的不悦,差点拍桌子,他开始点名了,目光首先落到了兵部尚书张缙彦的脸上。

意思是你们不说,朕非得让着你们说不可。

军国大事当然首推兵部!

“不知张爱卿有何高见?”

这位兵部尚书,早就想好了应对之策。出班施礼道:“我大明乃天朝上国,那李自成不过是啸聚山林之贼匪,一时得势。与一时得势之贼匪议和,有辱我天朝上国的尊严。且陛下是万乘之尊,与一叛逆太监妥协,此事传出更有损陛下的金面。”

“不过呢,眼下贼兵气势正盛,京师被困,各路勤王之师未到,倘若陛下能姑且答应他几个条件,让李自成暂且罢兵,亦不失为缓兵之策也。臣才疏学浅,此等大事全凭皇上做主,臣不知所言……”

张缙彦先反对议和,后赞成议和,弄了个模棱两可,最后说不知道自己说了些什么,让皇上自己做主。

在场的文武一听,真不愧是个官场老油条!

阅读明末锦衣行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