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之端妃重生

《甄嬛传之端妃重生》

第27章 京中回乱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漆黑潮湿的京都大牢,不时传来一阵一阵的凄惨叫声,走近一瞧,那是些囚徒们被严刑拷打的惨状。这些囚徒从样貌上看都有些西域风情,不是中原人士。自顺治帝以来,满清历朝皇帝的民族政策由开始尊满元,轻回汉,慢慢地提倡满汉一家,其实也只是让一些容易掌控的汉人升为汉军旗,以汉治汉,皇室贵胄依然以满族为尊,蒙古次之,像汉、藏、回、朝鲜等与其他西南诸族皆次之,有着严格的民族管理制度。

渐渐地,有很多前明的汉人和回人,因不满满人残酷的治理,联合起来组成“拜火教”,共同对抗朝廷。这批教众有的想光复明朝,有的是因为信仰不同,有的只是想发国难财...个个心怀鬼胎,并不是一股团结的势力,直到第八代教主洪独秀的出现,拜火教才日益势大,成为民间第一大帮派。

拜火教一早就上了清朝剿灭的黑名单,只是由于数月以来又是河南水灾又是全国时疫,拜火教一时腾不出手来料理。但更可怕的是,洪独秀并不是没有谋略之人,他利用天灾发展教众,利用回商牟取暴利,数年间已积累了不少财富,只待一个时机招兵买马,举一个反清的旗帜,就能起兵造反。

时疫!没有比这更千载难逢的机会了,洪独秀心理思忖着他的反清大计,这时一个跑腿的小厮进来通报。

“报告教主,清朝皇帝已命一个叫温实初的太医总领时疫的治疗之事,并且御林军也将我们在京中安排散播时疫的回人尽数抓去,弟兄们现在都不知道该怎么行事了,还请教主下达指示。”

“岂有此理,清狗们行动居然如此迅速。传令下去,活捉温实初,安排刺客前往大牢劫狱,再过段日子,等到宁夏那边的援军赶到,本座要血洗紫禁城!”

“属下遵命!”

宫外在密谋,宫内却是一片宁静之态,都说暴风雨之前都是一片黑压压的死寂,这便就是。年羹尧回京后,依然是不可一世的跋扈嚣张,华妃真的还算是年氏一族中脾气最好的人了。这日皇上宴请年羹尧一起吃饭,华妃也被同邀而去,饭毕,皇上允准年羹尧去华妃宫中小聚。

“哥哥,你今天没喝酒呀怎么就醉了,话里话外都是一些僭越之言,可把妹子吓坏了。”华妃在旁人面前都是一副高傲姿态,只有在年羹尧身旁才显得小家碧玉起来。

“小妹,这次见你,你怎么忽得忽失起来,皇帝待你我如何你还不清楚吗?我让苏培盛伺候我吃饭怎就不行了?我最受不了的就是这些阉人的怪里怪气。”

“苏培盛伺候过皇上,也伺候过我,伺候一次哥哥也无妨,只是皇上近日偏爱莞嫔,她又有了身孕,小妹才会如此。”

“妹子,你可是打遍后宫无敌手呀,怎么就虚那什么莞嫔了,你在哥哥面前不许涨他人士气灭自己威风,莞嫔若在后宫和你过不去,我就在宫外和她老子过不去!”

“还好有哥哥替妹子出头,只是哥哥也别做得太过,毕竟莞嫔她怀有龙嗣......”每每提起莞嫔怀有身孕,华妃的语气总有些伤感。

“我这次回京,还从青海带了一位医术卓绝的王大夫,我征战多年大伤小伤无数,皆是被他医好,你去找皇后让王大夫入宫给你看看早年的宫寒,若皇后不肯,你大可去求太后,每年太后寿诞咱们兄妹两可没少敬孝心,想必太后娘娘会依咱们的。”

华妃听到哥哥要给她找民间名医,很是欣喜,便把一些烦恼都抛到九霄云外了,兄妹两开始聊起其他家常,翊坤宫里点着的欢宜香很是香甜,空气中充满了欢愉的笑声。

最早察觉到京中异常的是御林军统领齐衡,不因别的,只因大牢发生了劫狱,京中各处又出现了许多黑衣人杀人抢劫之事。一层一层传上去,齐衡是最先知道的,然后报给了兵部。这次的暴乱非比寻常,被劫的囚犯皆是早些日子抓回来的走私回商,且劫狱是有计划有预谋的,而不是草莽行事。今日早朝,皇上将怡亲王、兵部尚书谢士清、宰相张廷玉和齐衡一同留下问话。

“众位爱卿皆在此,怡亲王,你且代朕宣读要事吧!”

“是,皇兄!”怡亲王行礼后面向各位大臣说到,“据探子来报,此次劫狱乃民间拜火教所为,只因前段日子抓捕回商动了他们教会的财路子,他们便派人劫狱,又开始抢劫打杀京中富商和官员,现在京中各地人人自危,情况紧急,御林军已增援人手前去平乱。只是这拜火教数月以来已潜伏壮大,我们对其教众规模和情况知之甚少,尤为被动。”

“启禀皇上,微臣还有一军机要事,恐怕也与这拜火教有关,宁夏有许多回民陆陆续续往东迁徙,起初以为只是寻常游牧,随季节变更居住地区,谁知他们竟聚集起来,突破宁夏边防,一路烧杀抢掠,走内蒙官道直逼京城”兵部尚书谢士清说道。

“果真?”皇帝焦急地说了一句,他自知八百里加急的密报不会有错,但还是惊出了一身冷汗,这两件事表面上看并无关联,但细想若京中暴民与外部回民里应外合,打开京城边防,那大清真的就岌岌可危了。

“启禀皇上,拜火教还抓了治疗瘟疫的温实初,不知是何用意。”齐衡插上一句,便不再言语。

“时疫未清,京中又逢暴民作乱,外面又有回人抢掠,此逢多事之秋,朕心忧甚,张大人,你为百官之首,对此怎么看?”

张廷玉心中也是有着许多忧虑,但他的面容依然沉着冷静,他不紧不慢地向皇上回到,“微臣以为,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御林军久居京城,并不清楚回乱之事,如今全朝上下唯有一人可用。”

“年羹尧?”皇上问到,眼神瞟向怡亲王,年羹尧确实可用,只是年羹尧已与敦亲王有勾结,若在京中启用年羹尧,敦亲王会不会借机造反呢?这谁也拿不准呀。

敦亲王的事情是皇室绝密,张廷玉等一干大臣肯定不知道其中利害,但怡亲王还是清楚皇兄逆鳞的,此刻还没等怡亲王说话,谢士清先开口了。

“微臣也以为年羹尧是最佳人选,年羹尧久揽青海之事,对边疆回民是一清二楚,由年羹尧出兵平叛,最为稳当,若还有哪些旁人可以举荐,前段日子刚立过军功的敦亲王,不妨...”

“不可!”没等谢大人说完,怡亲王抢一步说话到,“敦亲王殴打言官之事才过去没多久,此时若起用敦亲王,可能会寒了士族之心。”

坐在龙椅上的皇上心中很是忐忑,前段日子为了安抚敦亲王,又是封他一对儿女爵位公主,又是将他的生母温僖贵妃追封为皇贵太妃,心中本是气恼至极,所幸甄嬛劝谏自己忍得一时,用追封交换敦亲王登门道歉,才换来前朝一时和平,如今却又要重启敦亲王,皇上内心是绝对不能接受的,即便现在有一万个理由,他都不想再让亲王领兵了。

这时,苏培盛进来通报,果郡王有要事相见。

“快传!这种时候果郡王来得正好,大家也可以听听果郡王的意见。”

“臣弟参见皇兄,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果郡王行礼完,看了一眼众人神态,心下了然,但却不开口,等着皇兄来问。

“果郡王来得这样急,想必是已经知道了吧,如今朕正与众位大臣商讨平叛领兵之事,你不妨说上一说。”

“臣弟素来不喜朝政之事,只是今日在京中遇到一挚友,一见如故,这位挚友不是别人,正是臣弟早年在西蜀游历遇到的准格尔部落的王子,名叫摩格。”

“这摩格有何能耐?说来听听”皇上问道。

“摩格现在已被臣弟请来宫中,此时就在殿外,等待皇上召见。”果郡王说到。

“传!摩格觐见。”

大殿外走来一位雄伟高岸的男子,蓄满胡须,颇有男子气概。见到清朝皇帝和各位朝廷要臣,并不示弱,如此气度,只是一区区草原部落的王子,可见将来大有作为。

“准格尔部落王子摩格,拜见大清皇帝。”摩格说的是准格尔语,好在果郡王通晓满、蒙、汉、朝鲜、准格尔、波斯等八方语言,做个翻译官不在话下。

“朕的十七弟,最喜结交有识之士,摩格王子气度不凡,此番远道而来,是有什么要事吗?”

“回皇上,拜火教围攻紫禁城,大多都是回人作乱,京城安危已在旦夕之间,微臣有一法子,能让他们立马滚回回疆之地”。

皇上大喜,急忙问道,“什么法子?王子不妨直言。”

“回人最重信仰,我准格尔虽远在边陲之地,但靠近宁夏回人疆地。若从准格尔出兵,捣毁回人的寺庙和羊圈牛圈,回人闻之,必定转头救援,则京城之困必解。”

“妙呀!这法子甚好,朕心隆悦,各位爱卿有啥意见?”

“王子虽为准格尔人,却知道中原常用的围魏救赵之计,王子果然不同凡响。”兵部尚书在一旁吹捧着。

怡亲王仍愁眉不展地问道,“可准格尔离大清甚远,而回人距离京城不足几百里,臣弟认为当务之急应先处理京城内的回乱,目前拜火教的人见人就杀,已经开始杀死朝廷命官了,皇兄还请早做决断!”

“岂有此理!速命年羹尧为平乱大将军,岳钟琪将军为副将,王子摩格为军师,替朕料理了这帮乱民!”

“微臣遵命!”众人齐声回到。

回乱的消息传到后宫时,比时疫传的更为可怕,太监宫女们七嘴八舌的,都说拜火教的人个个兽首人身,手持砍刀,都快要杀到宫里来。

最近宫里的守卫多了不少,密密麻麻的将各宫各院围得水泄不通,上次这架势,还是康熙爷刚断气,雍正登基那会儿,也是年羹尧领军,将皇城内外围得密不透风,让各宫女太监只准呆着自己宫里,出去走动者杀无赦!只不过上次是为了夺嫡,这次是为了平乱。

吉祥来给我报消息时,我旁的不怎么在意,但是温大人被拜火教抓了,我着实担忧,宫中禁止人员走动,但每日来清理恭桶的太监还是可以出宫的,还好我的线人这几天值班帮忙倒恭桶,我才有机会命吉祥将消息送出去,让弟弟好生寻得温实初,一定要将他安然无恙的救出来。

这日皇上心力交瘁,歇在了我宫里,两人躺在床上,静悄悄的,我没有听到皇上的鼾声,自然也不敢睡着。

“月宾,你睡了吗?”

“皇上,臣妾还没有。”

“陪朕说说话吧,朕有一件心事。”

“皇上请说,月宾愿意倾听。”

“今日朝上,摩格王子提出要从准格尔起兵进军宁夏,和大清内外夹击,消灭回乱,你怎么看?”

“皇上,后宫妃嫔不得议政,臣妾不能说。”

“如果是莞嫔在,她却能说上许多。”

“莞嫔娘娘天资聪颖,若是位男子,必能创建一番经天纬地的大事业。”

“莞嫔是不错,她总能在复杂的局势之中找到精要,说出解决的思路。今晚的问题朕午后同样问过她,她虽赞同大清和准格尔两路夹击回人,但也劝我若成功击退回人之后,应立即让准格尔退出宁夏之地。”

“请神容易送神难,莞嫔娘娘所思所虑并非没有道理。”

“因此朕后面谢绝了摩格的建议,只是封他一个口头军师,朕打算让你父亲从辽东出兵,走蒙古草原绕到北面,和博尔吉齐特氏的蒙古骑兵联手,从上而下直入回疆腹地。”

“蒙古乃大清联姻,自然可信,且蒙古多为喇叭教,与拜火教信仰不同,不实为一个良策,皇上英明。”

“是莞嫔的主意,虽然她只说了前半截,但后半截也是她启发朕想出来的,朕觉得她只是故意不说而已。”说到此时,皇上缓缓坐起,有些疲惫的望着床帐外的烛火微光。

我知道今日皇上的自尊心受到一点点挫折,皇上是权力至上的皇上,但不是通晓万物的天神,虽然皇上喜欢将自己与天神联系在一起,所谓君权神授,但君是君,神,毕竟是神。

“皇上乃一国之君,天下人的皇上,所有臣民无论再聪明再能干,也只能为皇上所用,为皇上所赏识才能发挥作用,任何人,无论亲疏与否,只要皇上认为她在耍聪明,那她终将聪明反被聪明误,得到反噬。”

“你这样的话,是对朕的一个爱妃说的吗?”皇上将被子翻起,起身穿鞋,语气有些生气。

“如果她在这儿,必定能让朕舒心,她无论怎么回答,总能叫朕满意。”皇上脑海中幻想着纯元的样子,不再理我,拂袖而去,果然帝王之心,真假难测,我并不认为皇上在生气,他只是一瞬间,分不清甄嬛和纯元了,一个拥有着纯元的美貌和机智的女人,却独独不是她,虽然沉迷一时,但总有清醒的时候。

但不管怎样,我都要在皇上和甄嬛之间插上钉子,即便甄嬛不是武则天,皇上也绝非李治,但只要甄嬛议政的事情干多了,到底是干政还是不干政,也只在皇上许与不许之间,甄嬛!你的好戏还在后头呢,我心想着,继续盖上被子,现下终于可以安心睡下了。

阅读甄嬛传之端妃重生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