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龙上青天

《扶龙上青天》

第10章过目不忘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练剑,练剑,练剑!

温泉里,古隐辰手握着徐珑儿凝出的冰剑,在师父种下的水莲上,躲来躲去。师父还真是奇怪,只教了他心法,却没教剑招,说什么无招胜有招,早晚能在水莲上悟出断香。可一连三天,他还是一头雾水。

没招怎么练?

纱织足足跟着看了三天,傻小子不会说谎,她相信徐长陵真的没传他剑法。那套拗口难懂的心法口诀,纱织不是很感兴趣,上面开口闭口,凝神化虚,坐忘归一,一股子臭道士的味道,骗骗这个小傻子还成,她可不相信只靠打坐冥想,就能提高武力。

纱织后悔听从古翰墨的忽悠,在徐长陵身边偷师学艺。

徐珑儿醒来就出门找酒喝去了。

温泉里,只剩笨蛋少年跟冷淡少女。

“还剩三把。”

手里的冰剑刚刚化为水,古隐辰从水莲上跳下,准备再拿起一把冰剑,练剑。

“你真不觉得徐长陵在骗你?”纱织赤着脚,不耐烦地踢着水面。

“书上说,师徒如父子,当儿子的不能怀疑父亲,这是不孝。”

纱织噗嗤一笑,险些顺着青石滑进温泉,“儿子?我看他把你当孙子。”

古隐辰急忙摇头:“不行,差辈了。”

真是傻的让人可怜。纱织的心情渐渐好转。

“古少爷,家主有请。”

一个仆人急匆匆来到温泉外,弯腰恭敬地喊了声。

“我跟你一起去。”

在纱织的说话声中,二人跟着仆人往剑阁赶去。

往常剑阁是皇甫世家的禁地,所以虽然处在流影城繁华的闹市区,但很少有人出现在剑阁附近。不过今日剑阁外聚了很多衣着华丽的人,脸色或喜或忧,此外还有近一百多个伙计,一箱箱不知往这抬着什么东西。

古隐辰在皇甫府住了些时日,听说过剑痴皇甫的一些脾气秉性,老人家平日里最讨厌花花草草,说是这些俗世之物会干扰他的剑心,但有一点,最喜红木,所以整个剑阁三百三十三米,共九十九层,都是用红木垒成,单是这一项就花费了数十万两白银,更别提剑阁中典藏的近千把绝世好剑,说起来,将剑阁称为一座金山都不为过。

今日稀奇的事太多了,一向不爱花的皇甫青山,竟命人在剑阁上摆了几千盆奇花异草,这还不够,伙计们刚刚在剑阁前摆下的十米宽,三米高的战鼓,也是皇甫青山命人搬来的。

这个巨大的战鼓,名唤惊蛰,是用千年铁树制成鼓架,百年蛟制成鼓皮,非有千斤之力,不得敲响,然而一旦敲响,鼓声三天三夜不绝,十里之外绵绵不息。

当然这比起轩辕台上的龙鼓,一鸣九州震,还是天壤之别,但就古夏皇朝而言,能从大柱国曹九鼎手里请来这座战鼓,除了徐长陵外,还能有谁。

故徐长陵虽未到,这战鼓一来,许多提前赶到流影城拜寿的世家大族,还是先赶到剑阁前,瞧瞧热闹。

能敲响此鼓的大力士不少,可能敲好此鼓的,天下只有一人。

九霄之上,那腰挎春雷刀的骑鹤哑巴乐师徐子衿,正学着当年某个夫子,伸手揽云,捏了一只碗,前来讨酒喝。

只不过他的碗,巴掌大。娘亲临终前曾说,女人若是喜欢男人,总会想方设法把他灌醉,让他酒后吐真言,可往往男人总是三分醉意,七分鬼话,便将这个女人骗到了手。

可惜他是个哑巴,鬼话真话通通说不出。

他只会弹琴敲鼓,琴声鼓声,便是他的鬼话。

徐子衿取出背后的‘有凤来仪’,风云之巅,弹了一曲鬼话。

随着古隐辰的走近,剑阁顶上的墨离,正慢慢流淌出一股奇异的光芒,若是此时剑阁下有个眼力超凡的望气士,一定能瞧得出,这就是所谓的九州气运。

不过,随着角落里黑袍下的木鹿人,拿出了一块满是绿绣的石头,晃了晃,那团光芒瞬间消失不见。

木鹿人改变了容貌,成功混进了这群人中。

“纱织,我怕。”

古隐辰还是没改掉怕生的毛病,人一多,傻小子就紧张的要命。尤其是几百人的目光齐刷落在他身上时,腿抖得差些瘫在地上。

这种几百人的小场面,纱织根本不放在心上。听说剑阁内藏着东方一流剑法密卷,她想趁这个机会从里面偷出些,反正偌大个剑阁,少个一本两本,不会有人发现的。

她偷偷伸出手抵在傻小子腰间,习惯性一拧,果真立马治好了他的病。

剑阁九十九层,下三十三层为讲武堂,苍玄大陆剑术门派成千上万,每一门练剑的方式也大有不同。

就拿扬州江南黄叶地剑派来说,这群女道姑以‘巧剑’扬名,练剑时,总要在头顶、双肩、脚面个摆上一片枫叶,小圆满境,讲究叶不离身,就算大开大合,招式迅猛,枫叶也能紧紧贴在身上;等大圆满境时,又讲究叶随心动,看似枫叶离体,实际上总是绕着持剑人飞舞,到了这一境,黄叶地剑派的道姑,也就有资格练习飞剑。

昔日黄叶地太祖公孙大娘,一剑清风满帝都,削去始皇天子冠上的面珠,靠的只是一枚小小的枫叶。一剑三千里,削珠叶落,此等巧劲,已成为一个传说。

值得一提,那公孙大娘原名公孙兰,始皇秦政年少时,曾男扮女装,拜入公孙兰的门下,服侍穿衣,沐浴……

讲武堂单设有一室,记载着这个‘一叶削珠’的故事。

中三十三层是藏书阁,乃是皇甫世家祖上某位老祖年轻时,靠四处赌剑赢来的剑术密卷,以剑招为主,心法次之,决斗技巧最少。

撰写密卷的人,大概都是当时的剑道奇才,要想参悟这些密卷若没有极高的悟性,如观天书,皇甫青山虽号称剑痴,但悟性太差,打从出生起就被扔到这藏书阁悟道,可一连二十年一无所成,一气之下游历江湖,三十多岁在泰衡山脚下,仰观穿云高峰,顿时醒悟,又花了三十多年证道,才真正剑道大成。

上三十三层是藏剑阁。不算顶上的神兵墨离,先前共藏有名剑一千把,如今少了一把。

而事情的源头,也是这号称世上第一稀奇的事。

皇甫青山从轩辕台回来,准备在剑阁闭关,但临行前,留了个口信,剑阁下六十六层,可借天下剑客一观,悟出一套密卷,便赏名剑一把。当年此消息一出,如同往三柱十二梁这片海里,扔了座高山,掀起的惊涛骇浪引得余下的三柱十二梁,一致对外,联手阻扰这事。

修炼之道,是每个世家不外传的命门,世上千里马常有,伯乐难寻,民间修炼之道都不入流,高深的武学都被世家大族垄断,想要登上武学巅峰,就必须要投身于世家大族之中。

一旦民间涌现出大量高深武学,无疑对世家大族的人才垄断,带来毁灭性的冲击,因而三柱十二梁共派出了十万高手,混在前去观书的剑客中,执行暗杀任务。

可惜人心难测,这些杀手各自心怀鬼胎,也想去剑阁观书,事情发展到最后,演变为一场武林风波,四十多万人前去观书,真正走进剑阁观书的,却不足百人。

那一年三柱十二梁元气大伤,江湖彻底覆灭,少年天子,在徐长陵的扶持下,第一次亲政。

观书的时间设为半天,进入剑阁的人多是金丹境的高手,但他们走出剑阁后,却全部沦为了废人。世上有邯郸学步一说,原来那藏书阁中的密卷高深莫测,悟性差看不懂没事,最怕似懂非懂,一念入魔,那些书像是魔咒,观书的人只有一闭眼,脑海中便浮现出一群纸片小人挥剑的模样,久而久之,本身的修为,忘个精光,沦为剑道上爬地回国的邯郸之人。

世家大族不信这个说法,又秘密派遣了几千人前去观书,无一例外,回来了一批废物,从那以后,再没人敢去剑阁观书。

几年后,有个十岁少年打破了这个魔咒。夏侯世家的幼麟,仅用了半天时间,便悟透了一层密卷,皇甫青山大惊,又给了这个奇童半月时间,难以置信,这个妖童竟连破三十三层,过目不忘,直到第十六天,已经悟透全部藏书。

幼麟排在四大奇童之三,但剑道上的悟性,远超其余三大奇童合在一起十倍!

目前,卧龙凤雏煚狐,皆不满二十,步入地阶顶峰天象境,独这个幼麟固步金丹境,他曾说为证剑道故意为之,若换个人说此大话,世人定认为此人吹牛,但幼麟说这句话,没人质疑。

等到皇甫青山守约赠他千剑时,这个沉默寡言的少年,只是挑了一把秀气的长剑,折断,取下剑柄镶嵌的红宝石,送给了个坐在枫树上看晚霞的白裙少女。

剑阁顶楼,皇甫柔倚着窗,呆呆看着流影城里的一棵枫树。

皇甫青山听着少年一步步登楼的声音,对着孙女的背影暗自叹了口气。少女怀春本是诗意般美好,可惜生在世家大族,半点由不得她。

百年家族要想长盛,必要有撑家、传宗之人,如今大厦将倾,女子撑家,实在迫不得已。

皇甫青山只能寄希望于即将见到的这个少年,但愿徐长陵十假九真中,那句不输四奇的话是真的。

阅读扶龙上青天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