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古今:从采访炎黄开始

《对话古今:从采访炎黄开始》

第53章天灾人祸崇祯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遣散了一众高层之后,台长关上了门,十分卑微的承担起了伺候“茶局”的工作。

吴教授倒也有这些耐心。

看着台长那娴熟的冲茶手法,一脸若有所思的不知在想些什么。

旁边两位大人物都不吭声。

林夏也不好随便发话。

所以。

在这场年纪;地位;身份差距都十分悬殊的“学术交流”中。

林夏也只能保持着这种。

你问我答。

你不问;我不说的姿态。

很快。

茶水泡好。

三人一同举杯轻抿了一口。

最终还是由吴教授率先挑起了话头。

...

“先生!”

“吾自问,对大明历史,可谓于了如指掌的地步。”

“但...”

“昨日听你之见。”

“似乎...”

“似乎又不太对!”

...

对于吴教授对自己的称呼,林夏也懒得再去计较,等吴教授把话说完,林夏暗自点了点头,也是作洗耳恭听状。

...

“吴老但说无妨。”

“晚辈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

一个先生。

一个晚辈。

这俩人...

还真是各论各的!

但既然话题已经引到了学术交流上来,再去计较这些东西,多少就显得没什么意义了。

于是。

吴教授沉吟片刻。

放下茶杯,深吸了一口气,也是跟林夏侃侃而谈了起来。

...

“先生!”

“昨日在节目上,只听你提及了大明之兴。”

“明太祖...”

“不失千古伟人!”

“但...”

“学生不知,先生又何以见大明之亡?!”

...

听着吴教授一上来就提出的这个问题。

林夏一愣。

仿佛自己也是好不容易找到了“知音”一般!

其实...

在昨天的直播节目中。

林夏的确如吴教授所说那般,只向屏幕前的观众展示了大明的崛起。

至于没“说完”的那些内容。

林夏还是打心底里感到有些惋惜的。

可...

昨日那般此情此景。

林夏实在是不远见到明太祖失落的样子。

于是...

在亿万观众面前,林夏只谈大明之兴,对于这个百年王朝陨落,却选择了避而不谈。

而吴教授这个问题一丢出来。

林夏压在心底的那些话仿佛终于找到了一个宣泄口一般。

不过...

即便吴教授已经这么说了,林夏还是迟迟没有开口。

像是...

像是在顾虑着什么?!

看到林夏这略有些犹豫的样子,吴教授思量片刻,决定还是先将自己的观点拿出来说说看。

毕竟。

林夏的每一期节目都让他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吴教授还怕...

这万一让林夏先说出来了,待会儿自己把自己原本的看法给忘了咋搞?!

...

“先生!”

“不然...听听学生所见?!”

...

“晚辈洗耳恭听!”

...

两人一顿商业互捧,吴教授又端起茶碗润了润嗓子,直接跟林夏打开了话匣子。

...

“依学生拙见。”

“大明之亡,无外乎天灾;人祸;崇祯!”

“起说这天灾!”

...

“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大明;恰好处于小冰河时期。”

“这一时期的显著表现就是气温大幅下降,从而造成干旱、粮食减产、瘟疫横行等天灾不断。”

“大明之旱灾,连绵四年有余!”

“而干旱所造成的后果是无法估量的!明朝后期;又出现了大规模的粮食减产,同时爆发的还有鼠疫。”

“人民食不果腹;被迫以鼠为食,因此惹患。”

...

“嘉靖元年、十年、十一年、十七年、二十四年、二十九年、三十四年陕西连年大旱!”

...

“崇祯元年,北方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

...

“《汉南续郡志》一书中有载。”

..

“崇祯元年。”

“全陕天赤如血。五年大饥,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饥,八年九月西乡旱,略阳水涝,民舍全没。”

“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无,十一年夏飞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

...

说着说着。

吴教授的脸上都感同身受的出现了一抹难掩的悲态。

提及明末时的诸多天灾。

吴教授到现在仍然坚信着,若非如此,大明再延百年国祚又有何难?

但...

世事难料!

看吴教授的情绪肉眼可见的低落了下来。

林夏附和着哀叹一声。

也是引经据典的说起了大明晚期时的灾事。

...

“崇祯七年。”

“前兵部尚书吕维祺上书朝廷...”

“盖数年来,臣乡无岁不苦荒,无月不苦兵,无日不苦挽输!”

“崇祯三年;旱!”

“辛未;旱!”

“壬申;大旱!”

“野无青草,十室九空。村无吠犬,尚敲催征之门;树有啼鹃,尽洒鞭扑之血。”

“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磷,夜夜似闻鬼哭。”

...

两人这一唱一和的。

尽管一旁的台长对历史并不熟知,可仿佛也亲眼目崇祯年间大明所经历的那些民不聊生。

而最让他胆战心惊的!

还是林夏接下来说出的补充。

...

“旱灾又引起蝗灾,使得灾情更加扩大。”

“中原地区,于崇祯十年、十一年、十二年、十三年皆有蝗旱。”

“人相食,草木俱尽,土寇并起”

“南北俱大荒...”

“死人弃孩,盈河塞路...”

...

人相食!

死人弃孩;能填满河床;道路...

这得是一副如何凄惨的景象?!

正负责给林夏;吴教授两人倒茶的台长陷入浓浓的震惊之中,连茶水已经从杯口溢出都不自知。

当然。

失神过后,台长很快就反应过来,赶忙收拾起了残局。

而相较之下。

吴教授脸上的悲意来的快,去的也快。

尤其是听林夏说完。

从林夏补充的那些字里行间中。

吴教授当然能看出来。

眼前这个年轻人。

对大明历史的了解竟丝毫不亚于自己!

甚至...

看林夏刚才那信手拈来的轻松模样,搞得吴教授顿时有种“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的感慨!

毕竟...

就现在这年头。

别说让年轻人熟读史书了。

能把教科书上的内容学好,学精都殊为不易了!

当然。

这么说也显得稍微有些绝对。

好歹林夏也是当代年轻人之一啊!

以偏概全。

终究还是落了下乘!

阅读对话古今:从采访炎黄开始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