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曲

《春游曲》

第五十四章 夫人之忧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长孙晟问射箭最重要的是什么?

李世民想,既然长孙晟提出这个问题,答案肯定不如表面上那么简单。

长孙渐却抢先答道:「最重要的是瞄准。」

长孙晟微笑摇头道:「不对。」

李世民想了想,答道:「应该是力量。」

「力量不够,箭不能射远,亦不能伤人。」

长孙晟这才点了点头,道:「对,最重要的是力量。」

长孙湛疑惑道:「既然力量重要,这射箭,我们是否要长大再练?」

说完,好像有些泄气的样子。

长孙晟笑道:「先不要泄气,力量也可以练。」

「练习射箭,最重要的是练习力量。」

「这段时间,我要让你们齐头并进。一边练习射箭基本要领,一边传授你们增强力量的方法。」

李世民道:「长孙伯父,这力量如何练习?」

长孙晟回道指了指霹雳堂内,问道:

「你们见到屋内的石锁了吗?那就是练力量用的。」

「从今天开始,我就教你们练习石锁功」

------

说罢,长孙晟命家仆,从霹雳堂搬出几把石锁。

这石锁由青石制成,小者二十斤,大者七十斤。

长孙晟对几个孩子道:「你们看好,我先演示一遍。」

他取了一只最小的提在手中,双脚叉开,开始舞动。

只见那只石锁,在他头顶、身侧、背后和腰间左右翻飞。

如抛掷一粒石籽一般轻盈,让人眼花缭乱。

舞了有片刻功夫,长孙晟停下来,对几人说道:

「练习石锁,要先用小的,活动一下筋骨,否则骤然用大的会伤到身体。」

「下面我再用七十斤的,让你们看看。」

------

他走到一只七十斤重的石锁跟前。

弯腰将其提起,然后向空中旋转抛出,石锁在空中转了三个圈。

当锁柄转向长孙晟时,他伸出右手将锁柄稳稳抓住。

做完这个动作,长孙晟提着这只石锁走到广场中央。

双脚分立站好,把刚才用小锁做的动作,又做了两遍。

只是,这次舞动的速度,明显慢了一些。

------

两套练习动作做完,长孙晟停下身形,将石锁放在地上。

然后,凝神站立,脸不红,气不喘,只是额上微微渗出汗来。

长孙晟拍了拍手,笑望着李世民等人说道:

「你们谁过来试试?」

几个人围上前来,依次上前,提那只七十斤重的石锁。

五人之中,只有长孙鸿和李世民,用双手能将石锁提至胸前。

长孙无忌、长孙湛和长孙渐,只能勉强用双手将石锁提离地面。

想到长孙晟能将如此重的石锁,轻而易举地玩弄于股掌之间,李世民既钦佩又羡慕。

他满怀期待地望着长孙晟,问道:

「伯父,像我们,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练成你这样的神力?」

长孙晟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走到几案旁坐下。

抱起观音婢,将她揽在怀中

李世民等人席地坐在几案对面。

------

这时候,天色已渐渐暗了下来。

长孙晟让家仆在广场四周挂起灯笼,霹雳堂前顿时亮如白昼。

长孙晟笑咪咪地看着几个人说道:

「刚才,世民是不是问,这样的力气多长时间能练成?」

李世民点头道:「嗯,世民是这样问的。」

长孙晟故做神秘地道:

「对于一般人来说,一辈子也练不成。」

「如果人人都能练成,我大隋岂不猛将如云?」

李世民急道:「伯父,我们几人如何?」

长孙晟道:「我刚才说过练箭一要靠苦练,二要靠体质禀赋。」

「这段时间,我已把握过你们的骨骼筋骨,从练武来说,世民禀赋最好;阿湛、阿渐次之;无忌、阿鸿再次之。」

长孙无忌、长孙鸿听说自己练武的禀赋最差,很是失望,脸上露出不快的神情。

李世民和长孙湛、长孙渐则面有喜色。

长孙晟将几个人的表情看在眼里,温声说道:

「你们都是我最亲的孩子,我才和你们说实话。」

「禀赋好的不要高兴,禀赋差的也不要气馁。」

「我说的是,相比较而言,而且苦练才是根本。更重要的,我还有改变资质、禀赋之法。」

「如果不辍苦练,无忌、阿鸿也可练成单臂百斤实力,想比于常人已是千里挑一。」

听长孙晟说,练成之后单臂有百斤实力,长孙无忌、长孙鸿又重新找回了信心。

几人好奇改变资质、禀赋之法是什么?

长孙晟微微笑道:「这个以后再说。」

他接着道:「练习力量,要循序渐进,不可求速。」

「阿鸿年龄最长,骨肉渐成,速度可快些,最重可练四十斤石锁,二十岁可功成。练成后,单臂可有一百斤实力。」

「无忌最重可练四十斤石锁,十八岁可功成。练成后,单臂可有一百斤实力。」

「阿湛、阿渐最重可练六十斤石锁,十八岁可功成。练成后,单臂可有二百斤实力。」

「世民最重可练七十斤石锁,十六岁可功成。练成后,单臂可有三百斤实力。」

--------

说完各人的资质、禀赋,长孙晟开始详细讲解「石锁功」练习之法,

长孙晟要求,每人都要先从二十斤石锁练起。

先练提托,以一手握锁柄,提至胸前,翻腕上举,反复练习。

再练习身前、身侧平提,提至与肩平。

有了一定基础,开始练习翻接。

将石锁猛力向上扔,使其在空中翻转。

根据力量大小,可让石锁转一圈或两三圈,待锁柄转至面前乘势抓住。

熟练之后,接着逐步练习侧翻接、顶锁、背花、盘腰等法。

------

以上各法练全之后,则可换成较重的锁如法习之。

如此循序渐进,不断增加重量。

从二十斤,依次递加,至能用七十斤石锁。

到轻松自如不觉费力时,则一条臂膊,至少有二三百斤实力。

长孙晟边讲边做示范。

李世民几人认真听他讲解,不觉之间戌时已过。

长孙晟见天已不早,说道:「今天就到这里,明日你们就开始从二十斤石锁练习提托,同时练习射固定靶。且记不可躁进,急于求成只会有害无益。」

------

长孙晟离开霹雳堂,回到上房。

高秋娘让书香和墨竹,侍候长孙晟沐浴更衣。

长孙晟沐浴完毕,夜已深了。

高秋娘已提前上床,靠着迎枕在看书。

长孙晟走到床前,也拿了只迎枕放下。

高秋娘好像很专注,目光一真没有从手中的书上移开,也没有和长孙晟说话。

长孙晟掀开薄衿,挨着高秋娘靠在床头上,右手搂着她的肩膀,左手去拿高秋娘手中的书。

口中说道:「在看何书,如此认真?」

高秋娘松开手,任长孙晟将书拿去,说道:

「《后汉书》,正在看《光武帝本纪》和《皇后本纪》。」

长孙晟将书放在一边道:「被书中何事吸引?」

高秋娘似是若有所思,又带着一些感慨道:

「我觉得,光武皇帝和阴皇后两人,都挺不容易。」

「其实,帝王之家不一定比普通人幸福。」

「为何还有那么多人,拼了性命,去追逐那至高无上的权力?」

长孙晟感叹道:「有时也是被逼无奈,不得不走下去。」

「就拿光武帝刘秀来说,从随兄起事那天起,就再也没有回头路。」

「一旦回头,与之有牵连的家族,都将面临覆灭的命运。」

「兄长被害以后,他就不得不承担起这些责任。」

「数个家族的命运,系于他的成败。无数将士部属,要靠他搏取富贵荣华。」

「他如不去追逐那至高无上的权力,出路只有一条,就是死。」

高秋娘仔细想想,还真是长孙晟说的这个理儿。

就像当今朝野,都说杨广残暴,屠害兄妹。

反过来想,假如登上皇位的,是杨广的其他兄弟,他是否会放过杨广?

------

该不该把长孙将军府,和唐国公府的前途命运绑在一起?

是近些天来,一直困扰高秋娘的问题。

她扭脸看首长孙晟,轻声道:

「夫君你说,咱们给阿婢定下的这门亲,是对是错,是福是祸?」

长孙晟一手搂着夫人的肩,一手握着她柔柔纤手,说道:

「娘子可知「信义」二字的分量,?」

「一旦违背,还怎能立于天地之间?」

「阿婢和世民的婚事,已没有改变的可能。」

「既然不能改变,我们就要和唐国公府合力筹划,力争获得最好的结果。」

他怕夫人心中仍然不安,将高秋娘往怀里搂了搂,道:

「我已想好应对之策,抽空会和国公商量,可保进退无虞。」

高秋娘转过身子,双臂环抱住长孙晟,仰脸问道:

「如何才能进退无虞?」

长孙晟道:「待时而动,不首先起事,不首先易帜。」

「这样,即使大事不成,亦可掌一方势力,投靠新朝成为开国功臣。」

高秋娘道:「夫君之策甚好,妾看史书所载,秦末和两汉末年群雄并起,首先起事者最终皆为所灭,实为前车之鉴。」

------

见夫人心中稍定,长孙晟道:

「我还有一事和娘子商量。」

高秋娘娇声道:

「有事夫君直说就是了,还说什么商量?」

长孙晟将身子往后靠了靠。

高秋娘侧卧着身子,头贴着他的胸口。

长孙晟右手轻抚夫人的秀发,缓缓道:

「我觉得,对阿婢和世民的教导,不能急于求成。目前,还是应该以打基础为主,否则会拔苗助长。」

高秋娘好像是有了睡意,似乎不太关心长孙晟在说些什么。

她把自己的头,又往长孙晟胸口中间挪了挪,以低得几乎难以听到的声音道:

「妾身全听夫君安排。」

长孙晟也不管夫人是否在听,就自顾自地说着自己的想法。

-------

长孙晟觉得,阿婢和世民年龄还太小,该读的书都要读完。

至于说兵法、谋略,还是要往后放一放。

等他们年龄渐长,粗通经史以后,再学兵法、谋略,这样领会就更深刻一些。

对于观音婢来说,还是让她在翰墨斋,跟着丁娘子完成启蒙最好。

让李世民在秀水阁和无忌一起读书。

长孙晟打算给他开个书单,先把《尔雅》、《大学》、《中庸》、《尚书》、《国语》等书读完,然后再看情况传他兵法、谋略。

------

长孙晟说着,见夫人没了声息,以为高秋娘已经睡着。

他转过身,双手抱起她的肩膀,想把她放在枕上。

高秋娘却将长孙晟抱得更紧,吃吃笑道:「我在听着呢。」

长孙晟缓过手来,在高秋娘背上轻轻拍了一下,戏谑道:

「你这个没心没肺的,我还以为你睡了。」

为您提供大神复冰的《春游曲》最快更新,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请务必保存好书签!

第五十四章夫人之忧免费阅读.

阅读春游曲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