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水园

《博水园》

第73章高道解惑上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一身素装的柳雅萱手执香烛,走进紫极宫大门,登上三级崇台,跨入城隍殿,虔诚地敬香、点烛、磕头。来到朝拜大殿,柳雅萱望着那幅神圣庄严的《太清道德天尊图》,心里又情不自禁地涌现出一种异样的、难以述说的情怀。往日只要目睹《太清道德天尊图》,就会产生同样感觉,柳雅萱百思不得其解,心想:“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因为《太清道德天尊图》是自己第一次真正产生感情、至今无法忘却的归鹤隐所画,还是因为太清道德天尊是道教至高神灵,由老子化身而来,而自己读了很多遍老子著写的《道德经》?”随后,柳雅萱仍恭恭敬敬地献上香烛并虔诚磕头。

拜完紫极宫主要神灵后,柳雅萱来到东宫,遇见一名道士,忙一拱手,说:“请问道长,贵宫云鹤子高道在否?”道士认得柳雅萱,也一拱手,说:“施主来的甚巧,高道刚刚送走一位客人,正在小院养护花草。贫道带你去吧。”柳雅萱说:“多谢道长。”道士带着柳雅萱穿过两栋寮房,来到一座小院门口。柳雅萱停住了;道士走进去,少顷又出来,客气地说:“施主,高道有请!”柳雅萱再次一拱手,说:“多谢道长。”道士离去。

柳雅萱步入小院,看见云鹤子站在一颗桂花前,卷着衣袖,手执剪刀,精心剪枝;忙一拱手,说:“阿奴柳雅萱前来拜见高道。”云鹤子转过身,微微一笑,说:“柳才女和贫道早已结成忘年之交,为何还如此客气啊?”柳雅萱认真地说:“阿奴只要跨进紫极宫大门,就会对任何一名道长彬彬有礼,何况此刻面对的还是德高望重、万民敬仰的高道。”云鹤子笑着说:“柳才女不愧是大才女,温良恭俭,知书达理,常人远远不及。贫道还是按照老规矩,亲自给柳才女煎茶。柳才女请到客堂小坐,贫道简单收拾一下,随后就来。”

在客堂里,饮着云鹤子煎煮的茶水,柳雅萱问:“高道,阿奴今日来此,不为别事,只是想请教一些问题。”云鹤子说:“柳才女但问无妨。”柳雅萱放下茶碗,说:“这些问题已经困扰阿奴数年,本以为会随着岁月的增加而自行解决,孰料这段时日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愈加明显;阿奴只得前来贵宫,恳请高道释疑解惑。”云鹤子笑着说:“如果贫道没有猜错的话,柳才女的问题应该跟情感归宿和个人幸福有关。”柳雅萱一愣,惊讶地说:“高道果然洞察世事、判断准确,阿奴佩服之极!以前,阿奴觉得,自己既懂琴棋书画,又擅诗文歌舞,加上容貌俏丽、性情温和,若要追求幸福生活,应是易如反掌之事;结果几年下来,始终没有找到情感归宿,心里非常苦闷和迷惑。”

云鹤子说:“其实,柳才女遇到的问题并非个人独具,而是所有人都要面临的。人在世上,总有需求。何谓需求?需求即是欲望。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便是拥有欲望。而欲望有高低之别,高者探讨宇宙人生,低者关注饮食寒暖。”柳雅萱说:“阿奴虽是普通女子,但也经常思考宇宙人生。宇宙浩瀚,人生短暂,阿奴认为都应知晓通达,方是正理。只是阿奴才疏学浅,不管苦思宇宙,还是冥想人生,都难有满意之答案,特别是自己这一生,几乎从来未曾真正选择。阿奴心有不甘,希望凭借情感的归宿以寻找个人的幸福,最终依然不能尽如人意。”云鹤子问:“柳才女所说‘自己这一生,几乎从来未曾真正选择’,此为何意?”柳雅萱低声地说:“阿奴表面看似名气在外、风光无限,实际则是内心孤寂、难有快乐,只是这些都不为世人所知罢了。阿奴能有如今状况,或许跟阿奴的童年有着很大关系。”云鹤子问:“可否跟贫道一叙?”

柳雅萱点了点头,说:“当然可以。阿奴出生于一个贫穷人家。五岁时,父亲过世,母亲无力抚养,将阿奴过继给一个家境殷实的表叔。表叔姓吴,是个富有商人,全家笃信道教。吴家夫妇见阿奴聪明伶俐、乖巧活泼,颇为疼爱,便如亲生女儿一样对待;阿奴也将吴家夫妇视为亲生父母。从那时开始,阿奴慢慢认识了淡泊名利、重生贵生、济世利人的道教,并跟着吴家夫妇走遍了扬州所有的道教宫观。吴家世代都是乐人,吴家夫妇也是一样,后来不再以乐为生,而经商做生意,十年下来,积累不少财富。吴家夫妇不但精通音乐歌舞,而且诗文书画也是一流,均属才高行厚、饮泉清节之辈,吴阿娘更是弹得一手好琴;阿奴自幼就受到了良好熏陶。不幸的是,阿奴十二岁时,吴家有一次去西域做生意,在玉门关遭遇盗匪,货物全部被劫,从此家道中落,无以为继。为了能让阿奴日后有个依靠,吴家夫妇忍痛将阿奴送入扬州最大青楼怡春楼;怡春楼的假母是吴阿娘以前认识的一个乐人。二人交往已久,感情甚笃。吴阿娘将阿奴托付于假母,并将自己珍藏多年的一张琴赠送给她。这张琴是仿照汉朝著名文人司马相如弹奏的传世名琴‘绿绮’的样式,由桐木和梓木结合制作而成,音色优美,香味清淡,世上罕有。吴阿娘此举目的,就是希望假母日后一定不要亏待阿奴。当然,假母不忘旧情,信誓旦旦地答应了,然后吴家夫妇才放心地离去。从那以后,阿奴就再也没有见到他们。”说到这里,伤心地流下了眼泪。

云鹤子饮了一口茶,缓缓地说:“也就是说,无论来到怡春楼之前或是之后,相比怡春楼其他女子,柳才女的处境应该是比较优越的。”柳雅萱轻轻地擦拭一下眼泪,说:“正是如此。进了怡春楼,假母对阿奴格外青睐,在提供怡春楼最好衣食住行的同时,又精心培养唱歌,从无厌倦。阿奴也不负假母期望,通过勤学苦练,很快在众多女子中脱颖而出,成为魁首,被世人称作‘扬州第一歌妓’。后来,又因阿奴懂得琴棋诗文书画,世人又将‘扬州第一歌妓’的称呼改成‘扬州第一才女’。另外,假母自始至终对阿奴都很好,从来不会打骂,也不会让阿奴受到一丝委屈,而且只有在进阿奴的房间前,才会轻敲三声,听见阿奴说‘请进’后,再推门而入;遇到一些事情,还要主动跟阿奴商量。因此,阿奴在怡春楼十几年,过得比任何女子都顺利。”云鹤子说:“柳才女生活顺利,可是内心并不安定。”

柳雅萱说:“高道所言甚是。这些年来,阿奴背负虚名,内心不安。或许阿奴在怡春楼见到了太多的声色货利和虚与委蛇,也见到了无数的堆金叠玉和骄奢淫逸,总感到这些都不是阿奴真正所需求的。阿奴经常回想在吴家生活的那段时光,人与人之间坦诚率真,毫无矫揉造作,每个人都很开心快乐,说得上是温馨甜蜜。”云鹤子说:“美好的过去无法追回,残酷的现实不能接受,所以柳才女渴望通过情感归宿以寻找个人幸福,改变目前并不喜欢的处境。”柳雅萱说:“以前的人生道路是命运的安排,阿奴难以抗拒;但是今后的人生道路,阿奴定要选择。高道修行多年,远离凡尘俗世,阿奴定不会简单咨询情感归宿问题,而是很想了解,为何人与人之间的人生道路会大相径庭、千差万别?阿奴的人生道路究竟如何行走,方能算是康庄大道?道教以‘道’立本,对‘道’有何精辟论述?还请高道不吝赐教。”

云鹤子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站起身,在客堂来回轻轻地踱步,两遍过后,才慢条斯理地说:“柳才女可否悟出贫道来回踱步的含义?”柳雅萱不解地说:“阿奴不能悟出……”云鹤子微笑着说:“无妨。对于柳才女所提问题,贫道不敢赐教,相互探讨即可。”回位坐下,又说:“柳才女所提的前两个问题,答案在后一个问题里;清楚了后一个问题的答案,前面的便可迎刃而解。道教以‘道’立本,是因为对宇宙和生命的领悟,全都凝结在一个‘道’字之中。‘道’不仅是道教对宏大宇宙的感受和认识,也是指引人们不断前行的方向。那么,何为‘道’呢?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曰,‘道者,径路也。’‘道’即是道路,是对行路者而言。宇宙洪荒,恍惚混沌,本来没有任何道路,自从先祖筚路蓝缕以来,天地开辟,经纬纵横,便有了道路。行路者愈众,道路就愈宽,分岔就愈多,选择就愈广,差别就愈大。”柳雅萱问:“此处之‘道’,莫非就是平时所说的‘常道’?”云鹤子点了点头,说:“正是,此处所说之‘道’,乃是‘常道’,可说、可见之道,而真正的‘道’是不可说、不可见的。‘道可道,非常道’,‘道’一旦可说、可见,就不是‘常道’了。由于‘道’是天地开辟、万物化生的根据,是不可说、不可见的,因此才不能为人们的经验思维和日常感觉所把握。《道德经》说,‘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就是说明大道幽微无形,难以把握。‘道’不因人们难以把握就不存在,而是永恒存在,需要人们超越经验思维和日常感觉,用自己的生命去深刻地感受。”

柳雅萱似有所悟,说:“阿奴熟读《道德经》,了解道教所说之‘道’,确非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能体会。不过,对普通人而言,在日常生活中不能体会的,也就意味着可能不存在,即‘无’。可为什么《道德经》开篇就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侥。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呢?阿奴知道,‘无’并不是代表不存在,指的是一种状态。普通人又怎样在日常生活中体会和认识‘无’与‘有’的关系呢?”

云鹤子笑着说:“柳才女对《道德经》张口就可引用,看来熟读《道德经》绝非虚言,贫道佩服啊!”柳雅萱说:“阿奴仅是熟悉《道德经》前面一小部分而已,让高道见笑了。”云鹤子说:“《道德经》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是实在的,是受限制的,而‘无’则是不实在的,是不受限制的。‘无’是解除了‘有’身上的束缚,使其具备产生天下万物的力量;‘无’比‘有’更接近包含无限多的可能性的‘道’。一言以蔽之,‘道’通过‘无’而达于‘有’,‘有’通过‘无’而达于‘道’。‘有’与‘无’都是同为化生万物不可或缺的两种状态。‘有’是现实存在,‘无’就是要打掉这个存在的障蔽,冲出束缚自身的牢笼,使其复归于本来面目,回到天性中去,也就是‘道’。”

听到这里,柳雅萱站起身,激动地说:“阿奴终于茅塞顿开,明白缠绕阿奴数年困惑的原因了。”云鹤子笑着说:“想必柳才女已然领悟‘道’的真谛了?”柳雅萱说:“阿奴懂得琴棋书画和诗文歌舞,本是为了怡情养性,孰料却在怡春楼取悦客人,并由此得以名气外传,这些都是现实存在的‘有’。这些‘有’严重束缚了阿奴的身心,使阿奴难以像普通人那样,自由自在寻找情感归宿,从而获得个人幸福。可是,难道真的打掉了‘有’,就能冲出束缚自身的牢笼,回到‘道’的天性中去吗?”

阅读博水园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