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之楚国风云

《春秋之楚国风云》

第5章楚庄王第6节政绩考核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正是在这样的天灾人祸下,伍参才来征求楚庄王的意见:你这只鸟可以飞了吗?

是要飞了,就从今天的早朝开始吧。楚庄王心里亮着呢。

早朝对于楚国的大臣们来讲,貌似很陌生了。三年不用上班,谁不生些懒散之心?听说要上朝了,有的大臣居然连朝服都找不到了,有的找到了,但压箱底好多年了,居然发霉没来得及洗只好将就穿着去上朝。大家心里都打着问号:大王又要瞎折腾什么了?

楚庄王确实在今天要折腾一番了。第一轮围绕着劳动纪律折腾。点卯迟到者,一律点名批评,并处以罚俸。无故旷工者,降级降职处理。

第二轮围绕着履职情况折腾。“张三!”楚庄王沉着脸叫出了第一个名字。

“臣。。。臣在。”张三是一名上大夫,他有点心虚,他不知道大王要问他什么。张三其实不用担心,因为大部分的人都与他差不多。

“你说说看,你的岗位职责是什么,围绕着这些职责,这三年你做了些什么?”

张三瞠目结舌,因为这三年他都没有上班,每天就吃吃喝喝,然后便想方设法给自己弄点福利,虽然没谋求什么贪污受贿欺压民众,但自己确实没做过什么。你大王还不是一样么?

张三很老实,他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降为下大夫,罚俸三年。”楚庄王冷冷道。

然后是李四,王五,赵六。。。。一连半个月,楚庄王天天上朝,而且每天从清晨早朝开始一直到晚上熄灯才结束。这十五天,对许多已经三年未上朝的官员来讲,那可是一个超强度的体力活,从清晨站到晚上(古人中午可不吃饭哦),而且还要毕恭毕敬。除了上朝,这些官员还得下朝后准备自己的三年政绩陈述。许多人根本吃不消,反观是这个连续三年花天酒地吃喝玩乐的大王,精力充沛,思路清晰,处置果断,精神头是一天比一天好。

政绩考核的结果是要立即应用的。三年来,勤恳履职且颇有成效的,提拔重用。能够上班但业绩一般的,予以表扬。不好好工作也没有成绩的,如果是如实回答不欺瞒王上,留职续用或者降职降级使用,以观后效。而既没有政绩又要吹牛说大话哄骗楚王的,一律免职甚至押入大牢。而那些贪赃枉法欺压民众的,则一律下狱甚至砍头示众。

这一**风骤雨般的折腾,把整个楚国官场给掀翻了。史料记载,楚庄王提拔重用数百,问罪数百!

“不谷这三年来,天天都在看着你们,吏治不明,谈何国明?”楚庄王甩出一份长长的名单。这份名单,正是伍参花了整整三年的时间在楚庄王的授意下,悄悄帮楚庄王整理的。这是一份楚国百官名单,详细记录了官员们的表现,是一份文字版的百官画像。

有了这份画像,深居王宫的楚庄王洞悉着楚国官员的一切,谁是忠心耿耿的,谁是勤政廉洁的,谁是尸位素餐的,谁是贪赃枉法的,他全部掌握。

一直以来,我们总认为,楚国历史上有两个人苦苦劝谏过楚庄王,一个是伍参,他说了鸟之事,一个是苏从,他冒死进谏。但从常理来看,伍参仅仅是一个嬖人,在楚国历史上名不见经传,也未见他立过大功。但自从他的鸟故事以后,楚庄王貌似对他最为信任,以致于小小一个嬖人在后来的晋楚邲之战中,敢于顶撞令尹孙叔敖,这绝对不会是因为一个鸟故事之功。

伍参一直以来便是楚庄王的心腹,是楚庄王在这三年隐忍期间,精心设置的情报体系的核心人员,能够给楚王提供他想要知道的一切的重要人物。

他对楚庄王讲鸟的事,就是在提醒楚庄王:老大,差不多了,我这边已经准备好了,你可以飞了。

苏从,则是当楚王决定要飞时,无意选对了一个最恰当的时机,死谏君王,从此青史留名!

史料记载,伍参和苏从都得到了重用,但史料并未记载重用到了哪个岗位,至少伍参仍是那个嬖人伍参。楚庄王不想他离开自己的身边,他需要随时问计于伍参。伍参后来在晋楚邲之战极力主战,且敢于顶撞令尹,应该就是楚庄王的本意。

英明的君主往往有驭下的一套,楚庄王需要有人替他发出声音。伍参是最佳人选。但不管如何,伍家从此也便飞黄腾达了,他的儿子伍举后来成了太师,当上了太子的老师,而他的其中一个孙子,便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伍尚。伍尚不熟悉?伍尚便是伍子胥啊。这位牛人,以后我们要讲的篇幅也是很长的。

整顿了吏治,实现了有人办事,那接下来便是怎么办事的问题。问题是两个,一是天灾,二是平叛。天灾不可能一时解决,而平叛却是迫在眉睫了。

麇国的造反导致了连锁反应,本完全听话的麇国(在今天的湖北十堰市郧阳区)也率领百濮人在选地(湖北枝江县)造反了。一时,楚国江山岌岌可危。

楚庄王同志,现在看你的了。

阅读春秋之楚国风云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