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之楚国风云

《春秋之楚国风云》

第5章楚庄王第33节邲地之战7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我们再看战场。此时晋军已然全线溃败撤退,楚军杀向晋军如猛虎入群羊,不可一世的晋军遭受到了百余年来的第一次惨败。晋军六万将士,其中中军损失十之七八,下军损失十之四五,唯一保全的是上军。

上军元帅正是大名鼎鼎的士会。他冷静地指挥自己的部队有序撤退,这是他在战前作了充分准备的结果。大战之前,他的上军没有楞头青,在指定位置严阵以待。

随着中军的溃败消息传来,士会知道自己不能再把上军给押上梭哈了,他命令有序撤退,而且在撤退中,他设置了三道防线,依次轮流撤出战场。不但整个撤退井然有序,而且没让楚军占一丝便宜。

在战车为王的春秋战场上,他的防线多用树枝乱石阻路,有效阻挡了楚军的追兵。而且,士会很清醒,他不与中军、下军去抢船,他知道,渡船会回来的。他将上军全部部署在渡口附近的制高点上,看着中军和下军的战士们为抢渡船而自相残杀,非常痛心。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哪怕是战败了,也应该败得有尊严,哪怕是撤退,也应该撤退得有秩序。战士们的生命,是整支军队的有生力量,士会深知这一点,他很好地保护着自己的战士们,成为晋国三军唯一没有损失的军队。

关于士会,我们在晋国风云里详细讲了这位晋国大牛人,包括他参加的这次邲之战。

这便是晋楚历史上第二场大规模的战争,史称邲之战,此战以楚军大胜而告终,从而宣告了楚国夺得了晋楚争霸赛的冠军。从此,春秋江湖新的盟主诞生了,那便是楚庄王。这是继齐恒公、晋文公之后又一个没有争议的春秋霸主。

在晋楚邲之战中,还涌现了许多令人感叹的故事,这里,我们慢慢说来。

赵旃虽然是一个楞头青,但也确实是一个有勇气的家伙,没有勇气,他是不敢跑到楚军营前去喝酒唱歌的。而他却敢了,对于一员战将来讲,这便是勇气。不但有勇气,而且也有些智慧,并且很懂尊敬长辈。

被楚庄王追着屁股了赶了一阵后,赵旃终于逃出了险地。此时晋军已败,赵旃也只好往黄河岸边跑。突然赵旃发现前面晋军有一乘战车抛锚了,而车上坐的正是他的堂叔赵同和堂兄赵朔,他们的战车车轮子坏了,于是只好抛锚。赵旃赶紧跳下战车,大叫道:“叔父,兄长,快,你们上我的战车。”

“那你自己呢?”赵朔问。是的,战车是有标配的,超载容易翻车,赵旃将自己的战车给了赵同和赵朔,自己便没了战车。在逃跑中,战车是很重要的,四马拉着的车,肯定要比两条腿的人跑得快。

“没事,我跑得快,可以轻装快跑。”赵旃大大咧咧地说,然后,抽了马屁股一鞭子,战车载着赵同和赵朔就跑远了。

也许,对赵旃来讲,失去战车便意味着自己可能要死在这个血腥的战场上。赵旃不是不怕死,他是觉得很遗憾。一心想与楚军决战,结果真正的决战来了,而自己却是溃败的一方。而究晋军落败之因,反倒是自己貌似成了罪魁祸首。

赵旃很遗憾,也很不服气。这是一位勇敢的将军,他的志向便是象赵衰、赵盾这些赵氏牛人那样,成为晋国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至少要成为晋国政坛上卿一级的高级领导。但一直以来,貌似有些不得志,至今才是一个大夫。

与他同样有这心结的,便是魏锜。这便是这次大战前,魏锜和赵旃主动挑战楚军,扮演着不服军令的角色。其实在这两位将军的心里,他们需要战功,唯有战功,才是他们今后走向更高权力位置的台阶。

尽管历史对他们在邲之战中的冒失行为作出了批评,但他们都是勇敢的将军,都有着闪光的一面。比如赵旃,将生的希望让给了自己的亲人,而自己则从容走向死亡。

但老天没有抛弃他,为避开晋军追杀,赵旃转过一片树木,正好发现晋军大夫逢伯驾车经过,车上坐着的正是逢伯的两个亲生儿子。于是便大叫“逢大夫,逢大夫”。他想搭他们的车。

上阵父子兵、兄弟兵,在春秋战场上那是很常见的,因为上战场是要有资格的,只有“国人”才有这个资格,而奴隶、农民等是没有这个资格的。这个状况,到了战国,因为战争越来越频繁,战局越来越大,所需兵力越来越多才得以改变。

逢伯其实老早看到了赵旃,但自己的车已经满员了,于是便低声对两儿子说道:“不许回头,不许答应,假装没听到。”

谁料他不叮嘱还好,一叮嘱反倒惹得俩兄弟好奇心起来:是谁啊,令父亲那么紧张?

于是,两兄弟都回了头,一看,哇,是中央大领导赵旃喂。于是都对父亲叫道:父亲父亲,是赵旃赵大夫在叫我们呢。

逢伯又气又急,然后便长叹一声:“天绝吾后也。”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不可能不停车,因为如果明明知道赵旃叫了他,他不予理睬,万一赵旃苟活了下来,那他回到晋国后,肯定会对自己以及自己的家族以残酷的报复。赵家人,自己怎么惹得起啊。

逢伯流着泪低声骂自己的两个儿子:“不听父亲言,吃亏在眼眼。后果你们自负吧。快下车,给赵旃大夫让位置。明天,老夫就来这里为你们收尸吧。”

赵旃上了车,逢伯的两个儿子下了车。逢伯回头看了看自己的两个儿子,再骂了一句:“机灵点,老大,你一定要互相保护好老二。老二,你要听你哥的话。”

此时的逢伯只能幻想着兄弟两人都被楚军俘虏了,或者,兄弟俩人够机灵,他们在血腥的战场中仅仅受了伤,然后躲在哪个不为人注意的地方,从而得以存活。

但一切只是他的幻想,等到战争结束后,逢伯费尽千辛万苦再回到这个战场来找自己的儿子们,但结果终归是残酷的。两兄弟身中数箭,都死于一棵大树下。

战争有荣耀,永远都是将军们的,或者说是属于国君的。对于普通士兵来讲,哪里有战争,哪里便意味着死亡!逢伯仰天大恸,战争啊战争,为什么要有战争呢?

阅读春秋之楚国风云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