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之后无三国

《我来之后无三国》

第72章 贾诩的问题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王威没有体会到乞伏元正那份悲凉的感受,但是也被他这份魄力所折服。

最终和这个老人仔细的商议了所能想到的细节后,答应了这个事情。

乞伏木基将作为这十万人的新头人,跟随王威一起去敦煌,而乞伏木子也被老人给改了个汉人的名字。

乞伏用汉语翻译过来是‘杨、柳’的姓氏,所以最后她便被叫做:柳若涵。

事情虽然定了下来,但是十万人的迁徙毕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乞伏元正和王威约定好,两个月后,乞伏木基会带着这些人去敦煌找他。

到了那个时候,乞伏木基的腿伤也好了,秋收也基本结束,正是开启建城最好的时机。

于是王威和这个老人告辞,带着贾诩朝自己的大军赶了过去。

贾诩在路上不经意的对王威问道:

“大人昨天对头人说的那番话,都是大人心中所想吗?”

王威不由奇道:

“文和先说说的是哪些话?昨天和那老头子说的可是不少啊。”

贾诩笑道:

“就是羌人和汉人都是炎黄子孙,而那些色目人才是异族的话。

文和不知道大人是想稳住那个老头子,还是真的这样想。

这可是关乎咱们今后发展方针的大事,还请大人如实告知文和。”

王威哈哈一笑道:

“自然是真的,先生不知道有没有见过那些色目人?”

贾诩眼中闪过一丝阴霾,还是笑着点了点头道:

“自然是见过的,虽然不多,但是也有过那么几次。

那些色目人不过都是从事贱业的商贾,而且看起来他们的人口也不是很多的样子……”

王威摇摇头道:

“先生此言差矣,那些色目人,可是比咱们汉人加起来都要多上许多!”

贾诩眉头皱起,不由问道:

“大人怎么会知道此事?书上也没有记载。”

王威心知自己不小心说漏嘴了,但是眨眼间就想好了应对之言:

“我家虽然是并州的,我也没有出过什么远门,但是曾经有个商贾和家父交好。

他就曾经去过西域,而且去的时间不短,所以才会知道这些事情。

不然我怎么会知晓?

以前只以为他在吹牛,这个世上怎么会有黄头发、蓝眼睛、白皮肤的人?

还有什么黑色的人,一到了夜里都看不清他们,只有两个大眼珠子,看起来很是吓人。

小时候我都当成是故事来听。

直到上次去休慕部的时候,在路上见到了那些色目人,我才相信这世上真的有这样的人。

相信了那个商贾说的话。

他说那些色目人比咱们汉人都多,而且很是野蛮凶狠。

所以我才会说,羌人和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他们那些色目人才是异族!”

贾诩眉头松开,突然问了一句:

“大人是如何看待暴秦和本朝的武帝?”

王威一愣,贾诩怎么想到这个问题了,他想了一下说道:

“秦皇和汉武都是一代千古大帝。

秦朝结束了纷争的战国,统一了天下,书同文、车同轨,为我们汉人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自秦以后,这片土地上不管是汉朝,还是其他什么王朝的更迭,我等子孙后代必然会始终统一。

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学说,加强了中央集权而且驱逐了匈奴,打出了我汉家的风采,让我们汉人能挺直了脊梁面对那些对我们抱有敌意的人。

还有很多他们做的事情,我也没读过太多的书,只是听人说起,有这些想法。”

其实关于秦始皇和汉武帝,王威真要说起来,最少能说他个一天一夜,毕竟他可是后世资讯爆炸年代的人。

只是他没办法解释这些分析,总不能说自己是神人天授吧,你看贾诩信不信。

贾诩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然后笑道;

“大人能有这样的想法已经很让文和吃惊了,看来大人要是年少的时候能好好读书,必然会成为一代大儒啊。”

王威一听,哈哈大笑道:

“先生不要笑话我了,我可是静不下心去钻研学问,小时候就喜欢骑竹马打仗。

听那些游侠儿吹嘘他们的事迹。

如今最大的愿望先生也知道,那就是静待天时,若有风云变幻,就去逐鹿天下!”

贾诩含蓄的一笑,眼神中的凝重并没有减退,忍不住问了最后一个问题:

“不知道大人可听过一句话,叫做‘国虽大,好战必亡’?”

王威有些奇怪,贾诩今天有些不对劲,怎么问这些怪怪的问题。

不过这可难不住自己。

王威假意道:

“先生,我依稀记得这话不是这么半句吧?好像是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什么什么,危什么来着。”

贾诩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嘴角一翘道:

“这句话出自《司马法》,‘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不知道大人是怎么看的?”

王威点点头笑道:

“对,对,对,就是这么说的,先生真是博学啊。

我觉得这话说的很对,一个国家,就算他再怎么强大,要是一味的对外征战,民生肯定吃紧。

民生吃紧,国家就会动荡,百姓就会承受不住这些压力而暴动。

这样一来,这个国家离着灭亡也就不远了。

可是一个国家要是过于安逸,没有危机意识,就会被其他国家觊觎,也会灭亡。

所以在我看来,一定要有竞争意识。

这样就需要不断的对外战争!”

王威骑在马上,并没有看到贾诩听到这话时眼中闪过的失望,而是继续说道:

“我们炎黄子孙,华夏民族就是这样不断的强大起来的,从有记载起的夏朝开始。

到后面的商、周、春秋战国。

再到秦朝,到大汉。

我们的先祖就是这样一步步的扩充着我们的版图。

从黄河、长江那一小块地方,一步步扩张成现在的疆域,今后这样的扩张也不会停止。

因为我们对土地的渴求,是刻印在骨子里的!

国家强大,民族强盛后,人口就会不断的增长,对土地的需求就不会停滞,不然就活不下去。

先生刚才说国虽大,好战必亡,这是毫无节制的去扩张,去占有,有的是为了财富,有的是为了名声。

所以,要是有一天我的愿望达成,建立了新的国家,肯定不会这样毫无节制的去征战。”

贾诩眼中的失望陡然间消失,认真的听王威继续说道:

“在确保百姓能安居乐业的情况下,适当的对外征战是有必要的。

一方面能让这个国家保持着竞争力,一方面也能转移一部分权贵和百姓之间的矛盾……”

贾诩一下没能想明白王威说的转移矛盾是怎么个意思,因为前面突然出现了一大股骑兵,一看就是不怀好意……

阅读我来之后无三国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