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从道士下山开始

《一切从道士下山开始》

第13章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心中迷茫是立心境的常态。

七品立心境后,赵玉璞的身体自愈能力增强,原本身体有些微痛的地方慢慢缓解。

这时。

老先生端着药汤走了过来,递给赵玉璞:“喝下吧,很快就好了。”

其实赵玉璞已经不需要喝了,但是老先生一番心意,还是要领的。

赵玉璞笑着接过药汤,喝下。

“多谢了!”

“无妨!”

老先生笑了笑。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赵玉璞哪也没去,就是待在老先生家里。

和老先生相处这几天,他知道了这位老先生姓钟,名悬壶,并不是鼓村的人。

他毕生在游历天下,救助民众,恰好游历到了靖安县。

钟悬壶医术很是高明,前些年宫中聘他去做御医,被他拒绝了。

钟悬壶认为,学医是为了救天下苍生,而不是去救一家之姓。

和钟悬壶相处的几日,赵玉璞还是挺开心的。

老先生很健谈,走过很多地方,遇到过很多事,也明白很多道理。

身处立心境的赵玉璞,现在最想听的就是道理,道理听多了,道心也容易凝聚。

说过的事很多,道理也很多。

但只有一件事,让赵玉璞很是震撼。

三年前,大乾的冀州,廷安府多处县,村都蔓延了瘟疫。

那一年,人命最不值钱了,那一府之地遍地都是尸体,都没有人去埋。

朝廷下发命令,封锁廷安府,不让任何人出来,同时征召天下医师去救人。

那一年道家修行之人再次下山,济世救人。

有修为之人自然而然可以免疫瘟疫,他们倒也不怕。

不过,钟悬壶只是一介凡人之躯,他却毅然而然的前往了廷安府。

这一去也不知是生是死。

赵玉璞疑惑问:“先生不怕死?”

钟悬壶和煦道:“怕吧,人都会怕死吧。”

赵玉璞更迷惑了:“那为何还要去救那些和你毫无关系的人?”

“在其位,做其事罢了。”

钟悬壶发自内心道:“我这老头子也做不了惊天动地的大事,就也只能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了。”

赵玉璞恍然愣神,这也许就是大义吧。

这个年近七旬的老人,肩上竟挑起了家国大义。

为国,为民,为苍生!

这样的人,岂能不让人敬佩?

…………

夜深人静。

正在赵玉璞正要躺下时,一道道救命声传了过来。

“有山贼,快来人啊!”

听到声音,赵玉璞心中有些许猜测,他拿着剑走出门,找到声音传出的地方。

“别喊!”

一个蒙面之人正把刀架在那个喊救命的男人脖子上。

一共三个蒙面之人,剩余的两人正挟持着一个女子。

不用想都知道,这又是李昌那群人开始掳掠女子了。

正在赵玉璞缓神之际,钟悬壶拿着菜刀冲了出来,站到那蒙面之人面前。

“老夫来靖安县之前就听说了你们这伙山贼掳掠女子,罪行滔天!”

钟悬壶满目怒火:“你们这么做,不怕天道惩罚你们吗?”

“哪来的不知死活的老头,快让开!”

一个蒙面人拿刀指向钟悬壶:“再不让开,一刀杀了你。”

钟悬壶横着脖子:“要走,就从老夫的尸首上跨过去。”

街坊邻居都没有出来帮忙,有些人装作没听见,有些人在门缝里看着。

“你自找的!”

蒙面人挥刀斩向钟悬壶。

千钧一发之际,赵玉璞行至钟悬壶身前,一剑斩出。

见血封喉。

蒙面人刀还未落下,便被赵玉璞斩杀。

另外一个蒙面人见状,放开手中女子,砍向赵玉璞。

一个未入品的武夫还没有资格对赵玉璞挥刀。

赵玉璞轻轻挥出一剑,那蒙面人就已经是一具尸体。

最后一个蒙面人见状,慌忙逃离。

赵玉璞捡起掉在地上的刀,重重砸向逃离的人。

刀在黑夜里呼啸而过,插在了那人身体里。

被赵玉璞救下的夫妻二人跪在赵玉璞身前,不停致谢。

赵玉璞扶起二人后,便带着钟悬壶回屋了。

“赵小友修得一身好剑术啊。”

钟悬壶欣慰道:“还有一颗侠肝义胆啊!”

不等赵玉璞说话,他叹了一口气,继续道:“你看看刚刚的那些街坊,竟无一人敢出面阻止!”

赵玉璞并未回话,那些人有错吗?

其实没错吧。

他们没有义务去出手相助,更何况刚刚那种情况出手是有生命危险的。

赵玉璞安顿好钟悬壶后,便去往自己房间了。

一夜无话。

赵玉璞整夜横竖睡不着。

老先生那一句“在其位,做其事”一直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

或许,他真的该做点什么吧,为了百姓。

…………

天一亮,钟悬壶还没醒来的时候,赵玉璞背着剑前往了靖安县,小张村。

“是县尉大人啊!快进门来。”

张大牛很是热情。

赵玉璞点点头,走了进去。

赵玉璞长话短说:“大牛,我今日来是想请你帮我做件事。”

“大人但说无妨,大牛一定倾力相助!”

张大牛认真的拍了拍胸脯。

“好!”

赵玉璞在张大牛耳边细语了几句。

听后,张大牛点点头。

“我这就去办!”

言罢,张大牛跑出门去。

赵玉璞眯了眯眼,自顾自道:“既然阳谋不行,那就用阴谋吧。”

这一天,张大牛在所有村民家中跑来跑去,也不知去说什么了。

次日。

靖安县舆论四起。

所有人都在传:山贼根本不存在,是张开怀假借山贼名义,掳掠妇女,卖与妖族。

这也激起了靖安县百姓心中的怒火。

县衙的鸣冤鼓接二连三被敲响,张开怀家中也不停的被人扔臭鸡蛋。

李昌接到的案情,几乎全是关于处理张开怀的。

这件事不能耽搁,一定要快速处理掉,此事要是继续传下去,穿出靖安县,传出平阳府,对他们不利。

所以,李昌只能弃车保帅,杀了张开怀,以平民愤。

那一日午时,张开怀被当街斩首。

赵玉璞就在现场,只死了一个张开怀,还是不够。

那件事后没几日,又有舆论在靖安县爆发。

【山贼完全是靖安县县令李昌和县丞合伙张开怀杜撰出来的,李昌和贺林才是幕后黑手。】

舆论这个东西,不论是在哪个时代,都是很管用的东西。

只言片语,便能让一个人身败名裂。

…………

阅读一切从道士下山开始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