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登仕郎

《大宋登仕郎》

第263章何处决战高粱河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耶律休哥听完萧燕燕的话后说道:“皇后所说,也有一些道理,兵法有云,久守必失,宋军攻城守城之法确实比我契丹更为犀利,更何况就算析津府能够不失,那周边州县呢,并不是每一个州县都有析津府这样的守备能力,如果其他州县被宋军攻破,那么这宋军就成功的将战火烧到了契丹这边,不管在战场上宋军是胜是败,至少宋国不用担心他的农田商税,可以放手和我军交战。这样下来,就算我军守城成功,也必然加剧我契丹今年白灾所造成的灾害。”

耶律斜轸思量后说道:“析津府周边大军共有二十万人有余,如果我军主动南下,突破雄州霸州防线后,这二十万人可以横扫宋国河北东路河北西路,到时候,如果能够抢到粮食,那对缓解契丹白灾将大有裨益,就算抢不到,至少可以用宋国粮食养活这二十万大军,也是稳赚不赔。不过宋皇身边的二十来万宋军必须认真对付,如果不击败他们,契丹就不能大举南下,否则要是他们切断后路或者直接北上,我南下军队必将成为孤军,万劫不复。”

说到此处,耶律贤望向了墙上挂着的一副地图,萧燕燕会意,连忙起身将地图取了下来,铺在床榻前的长几上。

耶律贤修长的手指首先点到了析津府,然后逐次向南,固安,再接着霸州,雄州。

周边很多都是浅丘地带,难以让骑兵大规模展开。

一行四人都仔细看着析津府这一代,寻觅着合适的战场。

突然间,耶律贤的手指,和萧燕燕等三人的目光,一起聚集在一个地方,地图上面三个细小的契丹文字,高粱河。

高粱河靠近析津府西门之外,地势平坦,便于契丹骑兵展开。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契丹军队可以固守析津府,尽可能引诱宋军道高粱河一带,然后等到宋军顿兵于坚城之下,外围契丹大军再进行冲锋,外有援军,内有接应,此战只要选择高粱河,契丹大胜几乎是板上钉钉之事。

君臣几人喜出望外。

耶律贤道:“我军可以继续现在的态势,等待宋军进攻,如果宋军果真北上,把么两院大王依然是分别守城和负责城外,一旦时机成熟,内外夹击,必将大获全胜。”

耶律休哥道:“那这固安城,我们作何处理?先前萧挞凛南下防御固安,现在如果主动撤走,宋军必然起疑。”

耶律贤说道:“既然宋军必定大举北上,那么攻固安不下后必定加大攻城力度,到时候我军只需要再适当的时候装作顶不住宋军攻击而撤走就行,那么宋军就不回再起疑。”

萧燕燕道:“皇上既然如此说,那么还需要给萧挞凛将军去一封信,免得萧挞凛将军死守固安城,既是无谓的牺牲,又影响我们后续的布局。”

耶律贤久病,所以耶律休哥点点头,将写信的事情应承下来。

耶律斜轸说道:“不仅如此,我们还得将骑兵和步兵尽量分开,城内主要是步兵,契丹骑兵在宋军北上后,我们先稍稍离开析津府,等到宋军围城,已经尾大不掉的时候,契丹铁骑再一鼓而下。”

此种事务自然也是耶律休哥和耶律斜轸全权负责,到时候需要将军队调动的情况给皇上写一份详细的折子,只要耶律贤或者萧燕燕用印,就算是调动完成了。一切计议停当之后,想着即将到来的大胜,耶律贤的脸上少有的一抹喜色,脸色也红润了许多。

四人一心想的是析津府这边的大胜,毕竟西京道雁门关那边,四人心中是觉得万无一失的,殊不知,曹彬和党进套在林牙勤德和雁门关上面的绞索,慢慢的收紧。

雁门危矣!

在林牙勤德等人不知道的情况下,党进这一彪军,以山阴县为圆心,继续扫荡着周边的牧场,部落。

而且进攻的时候往往是从北边开始。大多数契丹部落中只有老弱妇孺,宋军也不乱杀人,只是攻进去以后,一把火将部落中的帐篷烧得一干二净。

隆冬时节,大雪纷飞,这一把火把帐篷烧了的操作,为宋军在草原上赢得了很多的骂名。

手段太歹毒了!

但是偏偏这些部落中人无力反抗。

部落中的青壮年已经尽数编入军队,在南边和宋国作战。

失去帐篷的部落牧民,只好拖家带口往南边的雁门关转移,毕竟,契丹的军队在雁门,只要靠近了契丹军队,这些宋狗就不敢找他们的麻烦。

才一两日,一人双马的宋军就嚯嚯了二十多个部落,老弱妇孺大概上万人,尽数往雁门关而去。

骑在战马上面,一个军中小校问道:“刘长史,你说他们都能到雁门关么?”

刘宇看着这群老弱,估摸了下路程,摇了摇头。

这一群人,能有七成到雁门已经是邀天之幸了。

只是今天晚上,这零下的温度,能够扛过去的牧民就不会到七成。

问话的小校道:“看起来怪可怜的!”

刘宇正色说道:“他们部落中青壮南下打草谷的时候,就应该想的到我们的报复,只有劫掠,没有代价,哪儿有这么好的事情。我们只是烧了帐篷,总没有直接屠戮整个部落吧。”

正当刘宇和小校说话间,雁门关城头的林牙勤德,看着关城之下面有菜色的牧民,又惊又怒。

怒的是,宋军居然对么有战士的部落下手,而且在这样的寒冬腊月里面,一把火把御寒的帐篷烧的干干净净,手段太过卑劣下作;惊得是,这关城之下的牧民,数量也太多了些,今天还没有入夜,已经有两三千牧民到了雁门关关城之下,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高天之上,寒风怒号。

如果不做一点什么,这些牧民将会冻死饿死大半。

林牙和思利简单商量后道:“关城后的部族军营房,空出一半,供牧民今天住宿。部族军战士们两人挤一个铺位,克服一下。另外,每一位牧民发放一份口粮。另外军中只余下了不到六日口粮,现在马上再催一催,是不是朔州的运粮队已经在路上了,让他们快一点。”

林牙勤德心里面知道,宋军肯定会不断的将牧民驱赶过来,消耗自己的粮食,作疲兵之计。

但是看得穿不等于有办法对付。

要对付的话,很简单,雁门关不理会牧民死活就是,那宋军自然也不会再做无意义的事情。

可是,林牙知道,只要自己敢于下达那样的命令,肯定有士兵敢于抗命,甚至把自己和思利撕成碎片。

到底是哪一只宋军,用堂堂正正的阳谋让林牙勤德只能按着他设计好的步骤一步一步往深渊走去。

林牙很无奈,此时此刻,只能寄希望于知道山阴县出问题后,马上就派到各处去的催粮队了。

有了粮食,也可以大大缓解雁门关城头的压力。

夜深了,思利上城值守,林牙勤德疲惫不堪,再看了一眼城下进食的牧民,林牙叹一口气,顺着马道慢慢下城去,不到半个时辰,城下的牧民队伍又庞大了许多,眼看着一张张嘴,张开就是吃的雁门军粮。千万不要再来了,如果军中粮仓不到三日存粮,林牙自己心里都没有底。而今的六日已经是毕竟危险线了,因为从朔州如果运粮,在道路上耽搁的时间都得五日左右。

山阴县原本是最理想的屯粮之所,估计就是修筑雁门的时候都没有想到,在某一天,雁门关还安然无恙的时候,后方的山阴县会被敌军攻破吧。

正在这个时间,从夜色中,冲出来一匹骏马,步伐踉跄,背上一名骑士也是困顿不堪,骑士头上赫然插着一只鲜红的翎毛。

阅读大宋登仕郎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