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登仕郎

《大宋登仕郎》

第264章山穷水尽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在寂静的四野里,这匹马的蹄声显得尤为刺耳,

在昏暗的月色之下,骑士头顶上的红翎更加引人注目。

林牙勤德见到骑士狂奔的样子,心中一沉。

在西京道,只要一出了雁门关,没有契丹的一兵一卒,所以红翎使自然不会报什么大胜之类,那么看着这使者脱力狂奔的样子,不是大胜,那就只有坏消息了。

林牙急匆匆走下楼,迎向红翎使。

马上骑士看到林牙过来,正要说话,林牙连忙制止:“到军帐中说。”说罢,将红翎使领进了中军帐。

虽然前日里,林牙以邪祟的理由射死了逃回雁门的押送军士阿卢,其余等人也全部扣押,但是林牙管不住关城之下那些逃命而来的契丹牧民,牧民们一边求救一边乞食,那个时候已经给契丹守城军队说道了宋军在西京道横扫的事情了。任这些契丹士兵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到这些宋军是从何而来。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林牙也无可奈何。

自从知道了西京道来了宋军后,雁门关契丹士兵的气势已经是一落千丈,现在禁不起更大的打击了。

稳妥起见,林牙勤德必须避开众位军士,才方便询问消息。

进了军帐,林牙屏退左右,骑士绷着的气一泄,再也忍不住,跪倒在地,哭到:“将军,朔州没粮食了。”

林牙心中一慌,害怕军帐旁有士兵听见,忙着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问道:“什么没粮食了,你说说清楚。”

红翎使说道:“属下奉命去朔州催粮,一到朔州州府衙门后,属下才说起粮食的事情,知府大人说道,已经按照西京留守府耶律力大人的命令,将粮食全部散出去了,粮仓里面一颗粮食都没有。”

林牙勤德脚一软,咬紧牙关打起精神,继续追问道:“什么留守府耶律力的命令,什么散粮食?”

红翎使说道:“属下最开始也是不信的,后来知府将留守府的文书拿给属下细看,留守府文书上面写着我军击败宋军,取得大胜,皇上开恩,命令各留守府为了应付白灾,将最开始囤积的军粮全部散发出去,而且需要马上办理,一颗不剩。知府大人道:想着既然契丹已经击败大宋,取得胜利了,百姓忍饥挨饿始终不好,所以就遵照了留守府耶律力大人的命令执行。”

林牙勤德眼里爆出血丝“这个愚蠢的知府,不验证命令的真伪么?怎么可能留守府下这样的命令。”

红翎使说道:“将军,就属下看来,那一份要求发粮食的文书是真的,不管是印信纸张格式行文,都千真万确,其余人等万万没有办法仿造的。连着文书表面的封印油泥,都是契丹的官方形制。”

林牙勤德突然想到一个自己完全不敢想的可能性。

眼前的红翎使应该也想到了,眼中一片骇然。

既然这个文书没有办法伪造,那么,文书就还真是西京留守府发出来的,西京留守府里面,现在是什么人?

红翎使嘴唇发白,颤抖着说出几个字来:“将军,难道西京大同府没了?”

如果真是大同丢了,这文书是谁发出来的,一清二楚。

大同这样的雄城都可以丢掉,宋军来了多少人?

林牙勤德突然想起当时自己与思利一起调集西京道所有守军准备在雁门关坚守的时候,那个毫不犹豫的决定,正是因为这个决定,西京道的士兵为之一空。

这个时候,军帐的帘子被掀开,听说了红翎使的契丹王帐军将领思利走了进来。

红翎使再一次给思利回报了朔州无粮的事情,林牙勤德低声给思利说了自己的猜测。

思利一听,顿时也呆在原处。

大同府失守,那自己驻守雁门的意义何在?

转念一想,思利道:“宋军既然已经拿下大同,那李汉琼每天还舍生忘死的攻城做什么?”

思利为人粗豪,看问题比林牙勤德更加直接,而这一次,粗豪的思利点醒了林牙勤德。

如果真的宋军大军入关,那还攻城做什么?

如果宋军大军入关,为什么会假造文书让朔州散发粮食,宋军自己不会派人来拿粮食么?

林牙勤德和思利四目相对,说了一句:“宋军到雁门关后的,只是一只小部队。人数不多。”

思利点点头,二人想到此处,心中稍安。

林牙勤德接着说道:“当务之急有两件事,第一找到宋军是从什么地方到的雁门关背后,让后堵死那条路,否则宋军会源源不断;第二,派一只骑兵,找到那只宋军,追上他们,消灭他们,”

思利听后,点头同意。

不过粮食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大同城也应该在宋军手里。

想到此处,两人心中依然没有底。既然宋军可以用假文书欺骗朔州的知府,那么其余州县自然也可以欺骗,只要知府相信了命令,将存粮一发出去,那么整个西京道,就只剩下了雁门关的一点粮食了。

只要粮食发出去过后,谁也不会蠢到在这个时节里,从饥肠辘辘的契丹牧民口中抢夺粮食,如果那样激起民变后,不用宋军进攻,只是牧民的怒火就可以把整个西京道烧得干干净净。

林牙勤德想到此处,思利自然也想到了,两人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深深的绝望。

红翎使还站在旁边,见状出言宽慰道:“大人,朔州最近,其余州县的情况未必如此,大人也不用太过担心。其余州县总有地方官员会察觉异常,从而拒绝散粮的命令。”

林牙看着军帐墙上挂着的西京道地图,西京道幅员辽阔,最远的天德军,距离雁门关千里之遥,就算还有粮食,对雁门关来说都是鞭长莫及。

而最近的朔州,就算现在马上运粮,也需要三天过后粮食才到的了雁门关。

雁门关的存粮本只够军士使用,但是现在关下那么多被宋军驱赶过来的牧民。

不理他们?雁门会马上兵变。

理了他们?雁门关的粮食最多还可以吃三天。

这时候红翎使说道:“将军还有一事。”

林牙勤德神情恍惚,也不说话。

思利问道:“还有何事?”

红翎使说道:“属下从朔州回雁门途中,一路上看到好些个部落的帐篷被人用火引燃,部落里面的妇幼老弱境况十分凄惨,哭声震天,举家往雁门关而来。”

思利一怔,红翎使继续说道:“估计着一两个时辰后,就会有赶到的部落,后面稍远一点的还需要四五个时辰后,树下不知道还有没有更多的人过来。”

思利一听,心中越来越凉。

在西京道的这一只宋军,先趁大同府守备空虚,拿下大同。再用大同府的留守印信将西京道所有州府的粮食抽调一空。

紧接着驱赶手无寸铁的牧民,让他们汇聚在雁门关下,吃雁门关的军粮。

原来,宋军将领给曹彬发的信号约定好四天后总攻,不是四天后才能够准备好。

是算准了三天后,雁门关上的士兵们将没有一粒粮食。

如果还有的话,再多驱赶一点牧民过来。

四天过后,契丹军队将因为饥饿,不战而溃。

就算是现在有某个地方州府的粮食能够在地方官清醒的头脑下得以保存,雁门的信使也将运粮的消息送了过去,粮草就算已经靠近了雁门,但是思利知道,隐没在黑暗中的这只宋军一定会将粮草全数毁掉,不死不休。

这时候,林牙勤德一声大叫,喷出一口鲜血来,往后便倒,嘴唇煞白,面如金纸。

这宋军的绝户计,终于将这位智计无双的南院大王副将,逼得山穷水尽。

阅读大宋登仕郎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