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在老朱面前造反

《大明,开局在老朱面前造反》

第十八章 货币的价值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李先生,他们四个都是咱的娃。

咱老黄跟你聊了这么久,认定你是个有大学问的人。

咱的娃也想跟着做点学问,请李先生一定要收下。”

朱元璋手上拉着朱标四人,话说的情真意切,像极了求先生收徒的百姓。

李墨一脸懵逼,还没说话,朱标四人齐齐的跪了下去。

“干什么这是。”李墨下意识的摸口袋,这还没过年呢。

对了,他们是来找我拜师的,我不用发红包。

“快起来。”

“李先生同意收下他们了?”朱元璋连忙问。

“不妥。”李墨连连摇头:“我是个要造反的人,怎能收徒。

要是哪天老朱抓了我,你的这几个儿子也会跟着受牵连。”

朱标四人愣住,忽然想起临进门前,父亲语重心长跟他们交代的话。

要是先生说了什么不该说的,就当没听见。

好家伙,这人都造反了,我们也当没听见?

朱元璋脸色涨红,一人头上给了一巴掌。

你们这群兔崽子看咱干什么,他每天都谋划着造反,咱有什么办法。

“先生,您为何要造反?”朱棣最小,忍不住问。

“我的老师故去了,我也想跟他一起去。

自杀下不去手,所以只能找人来杀我了。

造反多好,一刀砍死,一了百了。”

李墨一脸的深沉,我也是个为了情义不惜生命的好人呐。

朱标四人听了大受震撼,为了地位,为了钱,为了复仇造反的人不稀奇。

但这么清新脱俗的造反理由,真不多见。

“李先生,咱不怕受牵连。

我愿意出十万两银子的酬劳。”

朱元璋很大气,只要能明白治国的学问,多少钱都值。

另外,我就是皇帝,我不能杀了自己,也不会杀了你。

“我不能收。”李墨叹气,十万两银子是很诱人,但做人总得有底线。

他之所以能住在老黄府里,是想着让老黄去告发他造反。

这样将来皇帝追查下来,老黄没有责任。

但如果自己收了他们几个为徒,将来全家消消乐上面,一定有他四个孩子的头像。

“要不然这样,让他们几个每日来找我,我给他们授课。

但是师徒之礼就免了,这样将来我死的时候,也不会连累他们。”

朱元璋肃然起敬,果然是高人。

十万两银子在他眼中什么都不是,一心求死,还想着不要牵连别人。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崇高品德?

传世大儒也不过如此吧。

这么高尚的人,不能死,绝对不能死,咱老朱必须要让他和和美美的活百年。

“对了,他们叫什么?”

朱元璋拍大腿,坏了,忘起名字了。

“黄大,黄二,黄三,黄四。”

朱标四人带着怨念的望向自己老爹,这也太随意了吧。

李墨眼神诡异:“这名字……挺简洁。”

……

凉亭内,李墨和老朱坐在石凳上,朱标四人一人一个蒲团坐在地上。

李墨摆好了姿势,准备授课。

临开讲之前,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你们想学什么来着?”

“治国的学问。”朱标做的笔直,回答道。

“商人学这些很危险。”李墨愣了一下:“你们将来想做官?”

朱标四人连连点头。

“好,既然你们有一个商人的父亲,我今天就来跟你们讲一讲钱。”

朱标习惯性的拿出纸笔,准备记录。

另外哥仨没这个习惯,顿时尴尬起来,低下头,不敢看老爹冒火的眼神。

“钱能成就一个国家,也能打败一个国家。

今天我们来说说,钱是如何把大明拖垮的。”

李墨的声音落下,哥仨瞬间抬起头来,小脸上满是震惊。

钱能把大明拖垮?

朱标张大了嘴,毛笔上的墨水滴在手上而不察觉。

朱元璋更是愣住,咱才刚解决了让大明江山不稳的土地兼并。

怎么钱又把大明拖垮了,我这江山漏洞也太多了。

“先生,钱如何拖垮一个国家?”朱标率先问。

“现在市面上流通的钱是什么?”

朱标从身上摸出一枚铜钱,而后又拿出一张大明宝钞。(此处有bug,我查大明宝钞资料的时候,才发现它是洪武八年发行的。

小说的设定是洪武三年。不影响阅读体验,各位读者老爷就当没看见,小作者在这里跪了。)

李墨没看铜钱,将大明宝钞接了过来。

“谁给我解释一下,大明宝钞发行之后,为什么市面上的金银都不见了,只剩下铜钱。”

“国家用大明宝钞从百姓手中买回了金银,只留下了铜钱。”朱标回答。

“也就是说,大明宝钞的发行取代了金银的位置。”

话毕,李墨晃了晃手中的大明宝钞:“这是多少钱?”

“一贯。”

“为什么它是一贯钱?”

朱标很奇怪,上面写了,它的面额就是一贯。

“我是问你,铜钱一千文才值一贯,这张纸,它凭什么值一贯?”

朱元璋有些不解,因为这是咱发行的大明宝钞,咱规定它值一贯。

皇帝金口玉言,这有什么问题。

清明看书礼!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4月5日到4月5日)

阅读大明,开局在老朱面前造反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