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在老朱面前造反

《大明,开局在老朱面前造反》

第二十章 通货膨胀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朱标四人看向朱元璋,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恐惧。

官府发的钱不值钱,不被百姓认可,后果可以想象。

那将是灾难性的。

他们都是皇子,每天衣食住行都有人管理,根本不用在乎手中有多少钱。

所以对于现在的物价,几人都不清楚。

“先生,我们想请您一起去。”朱标四人心里没底。

李墨思索片刻,答应下来。

每次穿越,都是急匆匆的找死。

他以为这次也一样,却没想到朱元璋这么拉,现在还没杀了他。

既然有时间,不如去外面转转,看看大明朝的京城什么样。

朱元璋站起身,他也准备跟着一起去。

这京城,他已经很久没转过了。

六人齐齐的向外走,程熙连忙跟过来,看到朱元璋打了个手势,顿时明白。

陛下要白龙鱼服,他只能带着人在暗中守卫。

不管什么国家,他的首都大概率都是热闹的。

做为政治中心,客观上会很大程度拉动经济发展。

李墨看到了喧闹的街道,来来往往的行人,沿街叫卖的小摊贩。

挎着钢刀巡逻的武侯很是威风,唯一遗憾的就是没有古装剧中戴着面纱的贵妇人。

朱标四人平日里没有多少出宫的机会,如果是在平时,绝对会痛快的游玩一番。

只是今天,四人都没什么兴致。

急匆匆的拿着大明宝钞到小摊和商贩那购买东西。

“我要一贯银子的丝绸。”一行人最先去了布店,朱标上前去买。

“客官,您要哪种花样?”伙计指着身后架子上琳琅满目的式样。

“就那个。”朱标心中着急,随便指了一个。

伙计有条不紊的裁剪,而后将打包好的丝绸放在了柜台上。

朱标将手中的大明宝钞递了过去。

伙计愣了一下:“客官,您还得再给我一百文。”

“这是一贯钱。”

“我知道,但别的商家都不认,只当他是九百文来花。

小店要是当一千文的话,那不就成了傻子。”

伙计话说的客气,朱标没有多言,默默地付了一百文,抱着丝绸转身离开。

朱元璋微微皱眉,很想问问李墨这是为何,为什么他亲自定下的面额不被百姓所承认。

他是大明的皇帝,这天下应该他说了算才对。

但李墨没有对此开始解释,而是饶有兴致的继续往前走,朱元璋深吸口气,跟在后面。

朱樉,朱棡,朱棣纷纷拿着大明宝钞去不同的商贩处买东西。

无一例外,没有人承认这是一贯钱,全部都当做九百文来花。

父子五人愁眉不展,他们完全无法理解。

朱元璋心中的挫败感最为浓厚,他平定了前元,打败了陈友谅等诸多对手。

平息了朝堂上两个文官集团的斗争。

他自认对于大明有着绝对的掌控,可是今天他突然发现,百姓并不在他的掌控之下。

通货膨胀,他忽然想到了这个词。

这是一个很古怪的词,他自认没有在书中看到过,也没有听任何一个官员提起过。

朱元璋直到李墨时常会说出两个很新鲜的词,所以他迫切的希望得到一个解释。

怎样才能让百姓认可大明宝钞的价值。

回到静园,一行人在凉亭内坐下。

朱元璋迫不及待的问:“李先生,这就是通货膨胀?”

“没错,通货膨胀。”

“为什么百姓都不认同大明宝钞的价值?”朱标想不通。

这相当于百姓在自发缩减手中的财富。

“我已经说过了,货币一定要找到一个让所有人都认同其价值的东西,来作为自己的信用基础。

有多少储备,就发行多少货币,这样才能得到百姓的承认。

如今的大明宝钞问题就在这,市场上拥有的货物总量没变,

但是流通的货币却变多了,造成的结果就是如此,货物价格上涨。

百姓不认同手中的大明宝钞。

现在还好,货币的发行总量超出了社会财富总量,但是幅度并不高。

所以民间经济尚能够承受,大明宝钞只不过贬值了十分之一。

只不过这是崩溃前的平静,等到官府发行的大明宝钞越来越多,价值也就会随之下降。

过上十年,二十年,也许面额一贯的大明宝钞,就值一百文。

时间久了,那就真的一文钱都不值了。”

“李先生,应该如何破局?”朱元璋觉得自己冷汗都要下来了。

他不敢想象将来有一天大明宝钞不值钱的日子,百姓挥舞着手中的宝钞,向他索要自己的财富。

到了那个时候,天下必反。

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大明江山,不能这样葬送掉。

清明看书礼!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4月5日到4月5日)

阅读大明,开局在老朱面前造反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