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在老朱面前造反

《大明,开局在老朱面前造反》

第二十一章 货币的信用基础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破局的办法并不复杂,有两个要求,全部做到的话,大明宝钞就真的能当钱来用了。”

李墨开口,瞬间将父子五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去。

“金本位?”朱标忽然想到之前所讲的知识,连忙问道。

既然大明宝钞没有信用基础,那就给他加上信用基础,

再开放官服的金银兑换,百姓自然会认可。

“这条路行不通。”李墨摇摇头:“这也是我所要讲的第一点。

货币的发行需要信用基础,但也需要跟社会财富相等。

记住,这很重要,简单来说就是货币总量等于信用基础总量等于社会财富总量。

大明的社会财富我不清楚具体有多少,但大概在一亿两到一亿五千万两白银之间。

官府所发行的货币总量,也应该在这个区间之内。

那么,做为货币的信用基础,国库内有这么多的黄金储量?”

这是个之前就提过的问题,朱元璋只觉如今又谈的深刻了许多。

他摇摇头,说道:“国库内没有这么多黄金,天下都没有这么多黄金。”

“没错,所以大明宝钞的信用基础,需要抛弃金本位。

换另一个能让所有百姓都认可,并且有价值的东西。

最关键的一点是,这样东西官府要有足够的储备。”

“那是什么?”几人齐齐的开口问道。

“粮食,粮本位。”

李墨不由得回想起了那个国家,在建国前与建国后的两场经济战争。

第一场,蒋光头以五亿美元和一千万两黄金的储备,想要废除法郎,发行金圆券。

但是被魔都的金融投机者做空,金圆券很快成为了废纸。

第二场经济战争,建国之后,地点依旧在魔都。

还是那群金融投机者想要做空那个国家的新兴货币。

但他们低估了粮本位的实力,国家从农村调来了海量的粮食,生生击垮了那些金融投机者。

一举奠定了自己货币的地位。

朱标几人陷入沉思,他们需要一点时间,才能想明白其中的关联。

李墨接着解释:“大明目前仍处于农业社会之中。

不要问我什么是农业社会,以后有时间的话我会讲。

你们只需要了解农业社会的经济基础,百姓手中的粮食是社会的最大财富。

所以,百姓生产了多少粮食,就发行多少货币,这就是粮本位。”(这里实际上有一个很严肃的知识点,叫做粮食统购统销制度。

这是我们在建国初期实行的制度,目的是为了维护粮本位。

但这项制度里面的东西很敏感,所以不过多解释了,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搜。)

老朱几人没说话,静静的听着,他们眼前似乎打开了一扇大门,向他们展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让大明宝钞成为真正的货币,第一个要求已经说完了,谁来总结一下?”

李墨觉得自己很像是一个大学老师,朱标四人自然是学生。

自古以来,老师提问问题的时候,学生的反应都是一样的。

把头低下,生怕跟老师对视,那样自己一定会被叫起来回答问题。

朱标拿着毛笔,飞快的在纸上记录着什么。

朱棣哥仨互相看看,齐齐的低下了头。

今天讲的东西太过新奇,哥仨天生不爱学习,他们需要一段时间来理解。

老朱看着生气,恨不得上去一人来一脚。

咱都给你们找到全世界最好的先生了,怎么还听不懂。

“先生,我总结完了。”朱标停下手中的笔。

“说。”李墨微笑着看着朱标,老师总是对好学生有所青睐。

“大明宝钞之所以不值钱,是因为没有信用基础。

另一个原因,是官府发行的数量过大,远远超过社会财富的总额。

百姓手中的钱变多了,但是流通的货物却没有增加,所以货物的价格自然上涨。

现在官府要做的,是将粮食奠定为大明宝钞的信用基础,也就是先生所说的粮本位。

在粮本位的基础上,研究一共能发行多少大明宝钞。”

李墨惊奇的看了朱标一眼:“黄大,你很有搞经济的天赋。”

这些新知识,只要是第一次挺多人,都会有种云里雾里的感觉。

朱标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弄明白其中的关系,不是单纯地聪慧和努力能做到的,而是天赋。

“我们总结的跟大哥一样。”朱棣哥仨来了底气,异口同声的说,有个大哥真是好啊!

“老子抽死你们。”朱元璋气不打一出来。

让你们上课,你们在这给我徇私舞弊。

“老黄,别生气。

这些知识的确不是那么容易弄明白的,需要回去多复习。

老师第一次给我讲的时候,我也没搞明白。”

李墨连忙拦住抽腰带的朱元璋,生怕他给孩子一个完整的童年。

有的孩子就是不喜欢学习,他们没有这方面的天赋,这是要求不来的。

清明看书礼!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4月5日到4月5日)

阅读大明,开局在老朱面前造反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