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死的沙威

《未死的沙威》

大本论文的看法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关于某同学大本论文的看法

一、此论文之基本内容由三个“关键词”体现,而其中最关键的“关键词”是“南方精神”。进言之,倘此论文不能就“南方精神”对苏童小说进行理性逻辑较为符合论文一般要求的解析和回答,则此论文没有成立为论文的理性基础。

二、究竟什么是苏童小说中的“南方精神”的真本至关重要。苏童自己怎样认为的?其他评论者怎样认为的?论文作者自己又怎样认为的?三种“认为”之间有什么相同之点?有什么不同之点?有什么对立之点?此论文也必须给出归纳。

三、此论文亦要求,立论者首先必须对“精神”一词给出使别人较为明白的诠释和回答。比如——什么是语文知识层面的“精神”一词的含意?什么是文学知识层面的“精神”一词的含意?什么是人文知识层面以及哲学知识层面的“精神”一词的含意?立论者自己又是从哪一个知识层面来解析苏童小说中的“南方精神”的?没有以上前提,则此论文不能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四、“南方精神”四字,出自于苏童自己对自己小说的某种说法之中。美国某大学的学生写信向苏童请教“南方精神”的确意,证明他们不明白什么是“南方精神”;苏童在复信中坦言自己也是困惑的,想要捕捉而难以捕捉到,证明他自己也不明白什么是“南方精神”;那么,此论文的立论者明白了什么是“南方精神”吗?

五、本指导老师认为——“精神”一词,乃是一个特别人性化有时特别人格化的词。即——无人之地,无精神可言,无语文、文学、哲学、历史、社会学、心理学以及宗教等等一切知识层面的含意可言。比如,没有任何人能够令别人明白地回答什么是“宇宙精神”、“太空精神”、“太平洋底精神”、“地心精神”,等等。而所谓“松树的精神”、“竹的精神”、“梅的精神”、“莲的精神”、“坚石的精神”或“滴水穿石之精神”、“蚂蚁啃骨头

之精神”,等等,皆因拟人化了,才与人类的意识形态发生了关系。一个结论显而易见地乃是——世界上并没有什么撇开了民族的民族精神;没有什么撇开了国家的国家精神;没有什么撇开了古代人的古代精神;没有什么撇开了现代人的现代精神;没有什么撇开了北方人的北方精神;没有什么撇开了南方人的所谓“南方精神”。正如所谓“美国精神”、“武士道精神”、“殉道精神”、“五四精神”,等等,都是只能体现于人的。

六、苏童小说中写到了一些南方的场景;生存于那一场景中的人;发生于那一些人之中的事;那些事包含着种种人性的颓废、堕落、血腥、扭曲、丑态、欲望、压抑而强烈的性要求……几乎可以说是集种种人性背面现象之大成,只不过是用优美的而非粗鄙的文字写来。

于是一个问题是——在文学的一般常识之中,是否林林总总的人性背面的现象,哪怕按照现在我们极现代了的人性常识去判断也仍是俗恶的,一经由优美的而非粗鄙的文字写来,便必然产生了文学美学的评论意义?如果这一个逻辑是成立的,那么《金瓶梅》中所有关于西门庆与诸女子之间的性事,一经“有诗为证”,是否也具有了“性美学”的大学论文的评论

意义?

七、苏童当然是中国当代一位重要的作家,也是一位具有特殊虚构能力的作家。他的小说当然可以而且当然应该在大学中文的论文评论中居有一席之地。但是一名中文学子如果仅仅着迷于苏童小说的文字;仅仅着迷于那些特别文学的文字所描写的特别阴暗的人性表现和人欲展览,并以为具有特别的美——则我以为是大大地浪费了读苏童小说的精力和时间了。

对于一般读者,可也。对于大学中文学子的论文——我除了指出以上几点供参考,不复再能说别的。

我曾收到一篇外省很一般的一所大学的中文学子寄给我的论文——也是关于苏童小说的,题目我忘了,大约是《关于马伍与骆驼祥子之命运的同途殊路》——马伍者,从农村到城市的一个文学人物;骆驼祥子亦然。在对二者所进行的文学比较之中,立论者看到了相似之人类相似之路然皆无正果,各自人生追求终于皆归破灭的悲剧,而那悲剧往往具有一个类似的群体的时代宿命之缩影的意味。

这么写大学中文的论文,起码使我看出了一种思考。

八、介绍一点儿关于苏童小说的背景资料。

九、建议修改——将“南方精神”改为“南方意象”,并自己重新找出苏童小说中那些“南方意象”今天值得评论一番的意义。

阅读未死的沙威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