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哥秦始皇

《我的大哥秦始皇》

第291章 回忆之初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章 回忆之初

“所以,仲兄想要拿到这份遗书是为了什么?”

蒙恬拉住了疯狂的弟弟,看向公孙仲,他知道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因为除了郭嘉自己的人,公孙仲身边从不离开的老兵,也去了十个,他知道公孙仲心狠,但是他绝对不敢拿这些老兵的命随意挥霍。

公孙仲眉毛一扬,对蒙恬的反应有些意外,“难怪郭嘉如此看重你,冷静的头脑比精湛的

战术思维更可怕,你未来绝对是一代名将。”

“恬是否有名将之姿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想从那份遗书里看到什么?”

说到这里,几人都冷静了下来,公孙仲神秘一笑,伸手接过了一名亲卫从羌瘣帐篷里取来的小盒子,“我想知道,临死之前,郭嘉对太子的托付到底是什么。”

“仲兄居然如此无聊吗?”

“无聊?”公孙仲几乎有些难以置信,蒙恬居然认为郭嘉的遗言会无聊?“蒙恬,你怎么评价郭嘉?”

公孙仲顾左右而言他的行为并没有引起蒙恬不满,他郑重思考后,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聪明,仁慈,还有些,难以捉摸。”

“没错,我也觉得他有些难以捉摸,你可知为何我们都会有这种感觉吗?”

“愿闻其详。”

公孙仲将小盒子捧在手里,举向蒙氏兄弟二人,开始了自己的讲述。

“那,就先说说我第一次听说郭嘉这个人时候的场景吧,那时的卫尉还在边疆,不过令祖蒙挚上卿应该全程参与了那件事,也就是公子归秦。

先昭王在世时,王老将军念在与家父的交情,将我收留于军中,不过无论是老将军还是在下都知道,郿县三姓受家父牵连太深,我一家欠了郿县一个交代。

所以老将军一直在为我谋求一份出路,而精锐中的精锐,铁鹰锐士就是这条出路的最佳选择。

可是就在老将军拉下脸,跟国尉坦诚相待,要为我在铁鹰锐士中要个职位时,那位年轻却深不可测的鬼谷门徒却说,王宫常备的五千铁鹰锐士,已经全部拉至了赵国边境,更有两千人成了某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子的私属。

当时我以为国尉是为了避免被我这个逆臣之后牵连故意推脱,可是没想到,两年不到的时间里,王老将军就从军中旧部那里听说了两千改名为默军的铁鹰锐士在训练中打败了其他三千同僚的消息,而且是完胜。

那时我才知道,原来国尉没有推脱,而那位我以为是个小人物的小公子,居然是个兵法大家。

没多久,随着王宫深处一道诏令,那位横空出世的小公子带着他的两千默军自赵国归我大秦了。

当时所有人都认定,所谓的公子名分,不过是这个孩子为了搏个名声而牵强附合的,一旦他到达秦国,身份被揭穿,那两千远超铁鹰锐士的精锐就沦为无籍军户,所有人都想插上一手,包括令祖。

当时,王老将军似乎看到了我的另一条出路,那就是跟着这个小公子。

于是,老将军暗自决定,只要郭嘉能从各方角逐手中保住一半的默军,就把我推入默军,借此为郿县三姓寻求新的崛起之机。

万万没想到,这两千多人,竟然在所有人眼皮底下直接来到了咸阳宫,来到了先王面前,郭嘉的身份更是得到了先王的肯定,这两千默军,竟然从数只猛虎口中完整保留下来了。

我本以为这样的手段已经够高绝了,没想到,不多时就有老秦人与楚系群臣年轻一代的领军人物王翦、昌平君熊启同时进入默军,彻底绝了某些人对默军的图谋。

当时我就想,这位小公子大概是个年少老成的人物吧,少不得也是个和我一般经历了大起大落的青年。

可是我第一眼看到他的时候惊呆了,那份稚嫩,那份单纯,还有那份少年人特有的豪气,无不告诉我,他比我想的还要年轻得多,也就意味着,他的未来,更加前途远大。”

蒙恬二人听得入神,他们是在郭嘉名满大秦后才认识的郭嘉,对他先天就有一种敬意,没有公孙仲这样复杂的情绪。

“随着在默军里待的时间越来越久,我越发觉得,这个少年仿佛不是这个世界的人一般,哪有人会对所有士卒一视同仁,不分亲卫与普通士卒,让所有人同吃同睡,还固执的认为士卒的性命与将领的性命同样宝贵。

哪有人会因为士卒太过悍勇而生气,哪有人会因为士卒不穿铠甲而发火?他的所做所为哪里像是一个合格的将领?

可是他训练出来的默军,就偏偏将多少强军甩在身后,连魏武卒都被戏耍般解决,或许,天才总是这么特立独行?

而且我发现,郭嘉此人对于大秦一统天下的信心,比我们这些老秦人都要足,更重要的是,他看人的眼光,准得有些可怕。

你们兄弟二人就不多说了,蒙恬,不论骑战还是步战,都已经有大家之风,将来必是一员大将,蒙毅果敢勇烈,忠诚信义,出则为一方重将,入则有卫尉守城之才。

而章邯,在投身郭嘉前不过一介城门小吏,现在兵法娴熟,精于斥候之道,大局观更是远在诸多将领之上,未来的成就不在你们兄弟之下。

杨熊此人也是如此,出身铁鹰锐士,却不喜蛮干,为人沉默内敛,心中却有大主张,不死板又不冲动,不论是开疆拓土还是守成拒敌,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王翦与熊家兄弟更不多说,才能与背景已经注定日后这几人都是大秦中流砥柱。

我时常在想,这么多人才,怎么偏偏都在他的手下?”

蒙恬一开始还没注意到,毕竟他自身就是个高傲之人,习惯了与这些同样优秀的人相处,可是经公孙仲这么一说,还真是那么回事,郭嘉看中的人,没有一个简单人物。

“突然有一天,我把章邯的一句玩笑记在了心里,却发现,这句话,似乎真的能够解答我所有的疑惑。”公孙仲双手合拢,轻轻打开了铁盒,露出了里面的东西,“章邯说,将主是有宿慧的,就如同当年的孔夫子一般,知天下前后五百年。

我突然觉得,也只有这个解释才合理啊,他正是知道了那些还没发生的事,才对大秦那么有信心,正是知道了未来大秦一统的过程,才找到了优秀如你们这样的人才。”

铁盒里,有一枚漆黑的指环,众人皆认出这是墨家的传承信物,还有一张纸条,看起来,并没有很多字。

“要看看吗?”

蒙恬二人也不矫情,既然已经打开了,还扭捏个什么劲。

蒙毅摊开纸条,上面只有一句话:“韩赵魏楚燕齐,南越有米,西域流金,东海浮岛,北疆生民。”

“这,是什么意思?”

公孙仲只看了一眼,就哈哈大笑起来,“这,就是我刚刚所说之话的证明,郭嘉,真的是宿慧之人!”

“这如何就证明……”

蒙恬打断了弟弟的发问,主动解释道:“如果大秦要一统天下,你觉得最先灭亡的该是谁?”

“自然是赵国,长平一战伤筋动骨,双方世仇难解,最先灭亡的该是赵国。”

蒙恬叹了口气,心中有些遗憾,难怪公孙仲的评说里,有意无意的将弟弟的职责指向守土卫国,以战略眼光来看,蒙毅确实差一点啊。

“大国之战从不看恩仇,只看实力,赵国长平虽败,可是尤有余力灭燕国来犯之军,斩其大将,灭其国相,不论怎么看,都不是一个动手的好选择。

而选择在长平之战袖手旁观的韩国,更是在燕国伐赵时让开了大道,与同为三晋盟国的赵国和魏国同时交恶,且它的国力在七国中最弱,大秦一统天下要灭的第一个国,必是韩国。”

说着,蒙恬将手指向纸条上的第一个字,韩,韩国的韩!

“失去韩国为屏障,赵国与魏国暴露于我兵锋之下,而由于赵国上党已经落入我手,魏国却还有鸿沟为屏,第二个灭的,理应为赵。”公孙仲指向第二个赵字,解释道。

蒙毅这下彻底明白了,郭嘉这张遗书般的纸条,竟然是对秦灭六国的指点,或者说,是预言!

“公子他,他……”

“接下来,是最重要的问题,你们知道,郭嘉为何会亲自来到这片沙漠吗?”

……

“郭嘉兄弟,我一直很好奇,到底是什么理由,让你这样尊贵的人,来到千里之外的这片荒漠呢?”

阅读我的大哥秦始皇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