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超级战神

《抗日之超级战神》

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见梅津(下)

上一页 封面 下一页

1月21日,经过两天的准备之后,马铮在纯子的陪同下,驱车赶往600里外的新京。

走之前,马铮就让人给关东军司令部发了电报,表明自己要拜见梅津司令官的想法!

当车队抵达新京之后,刚走到城门口,就看到这里已经被戒严了。

从城门口到外面数公里外,全都是荷枪实弹的日本军人,在看到柳生家族的车队之后,这些日本兵都立即敬礼,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什么重要人物来了呢!

事实上,对于关东军来说,柳生静云确实是极为重要的人物。

因为他不仅仅是日本最年轻的剑道大师,还是关东军有名的财神爷。

从几年前开始,关东军司令部就增设了一笔特别的津贴,这笔津贴规定,每个士兵每年都会得到50日元的特别金,军官则是根据军衔的高低依次递增,而这笔资金就是柳生家族提供的。

可以想象到,一个普通二等兵一个月不过6到7日元,一年也就70——80日元左右的薪资,有时候还要自备装备,事实上他们一年下来也攒不下多少钱。

50日元相对于这些普通士兵而言,那可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是完全可以改善家庭生活的资金,效果不亚于现代企业的年终奖。

正因为如此,关东军上下,对于柳生家族以及柳生家族旗下的产业都是极为尊重的。

除了这些普通士兵外,马铮还远远的看到一群日本军官站在城门口,似乎是来迎接他的。

而站在人群中央的那位,赫然穿着日军中将服。

不过此人显然并不是梅津美治郎,梅津这个老鬼子的照片马铮是看过的,显然不是这个样子。

但不管此人是谁,但那身中将服却做不了假,应该是关东军的高层。

车子在距离城门口十几米的地方停了下来,一身武士服的张腾蛟从头车上下来,替马铮打开车门。

马铮伸腿从车上下来,而后在几个“弟子”的簇拥下,走向那些日本军官。

来到这些人几米外,马铮立即弯腰行礼,则是武士最常见的礼仪。

对面的几个日本军官也急忙回礼,以示尊敬!

接着那位陆军中将大步走到马铮身边,而后伸出手说道:“鄙人吉本贞一,欢迎柳生君到来!”

听到眼前这位日本将军的话,马铮也是吃了一惊,此人竟然是吉本贞一,那位日本陆军最最有名的参谋将军。

吉本贞一的履历并不是很鲜亮,因为自始至终他都是一个参谋人员,但是他辅佐的那些人却都是大名鼎鼎的将军,比如东部防卫军司令官中村孝太郎、第十一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华中派遣军司令官山田乙三、关东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第一总军司令官杉山元等人。

当然了如果只是这些的话,还不足以让他成为日本历史上最有名的几个将军之一。

他之所以能青史留名,最重要的是他的死。

没错,因为他是自杀的!

历史上,日本无条件投降之后,受陆军大臣阿南惟几和第一总军司令官杉山元自杀的影响,也以自杀维护帝国军人最后的尊严,因此颇受日本军人的尊敬。

“劳烦吉本将军亲自来迎接,柳生愧不敢当啊!”马铮急忙说道,态度恭敬。

他可是知道吉本现在乐事关东军的参谋长,在整个东北地区,除了梅津美治郎这个关东军司令官兼满洲大使外,他的身份地位那绝对是最高的,说是整个东北的二把手都不为过。

马铮恭敬的态度让吉本贞一很满意,但是他也不敢托大,急忙说道:“柳生君,梅津阁下正住所等着您和纯子小姐,请跟我来!”

马铮点了点头,而后将纯子从车上请了下来,并上了关东军准备的军用小汽车。

而张腾蛟等人则是带着车队紧随其后,一行人直奔关东军司令部而来。

一路上,看着车窗外熟悉的景物,马铮不由得叹了口气。

距离上次到这里,已经有四五年的时间了,记得当时还是南次郎任关东军司令官的时候他曾来过一次,没想到再次来这里已经是几年后了。

然而,这几年下来,这里的变化却不大,最起码街道上的建筑物几乎没啥大的变化。

很快,一座颇为洋气的建筑引起了马铮的注意,只见这座建筑物占地面积颇大,且有点日本建筑的特点,在一片具有中国特色的古建筑中颇有几分刺眼的意思。

此时,车子也突然停了下来!

当马铮的视线定格在正门两侧同时悬挂的4块“大牌子”——关东军司令部、关东军军法会议、大日本帝国大使馆和关东局,马铮知道目的地到了,这里应该就是关东军司令部的新址了。

毕竟在整个东北,敢同时悬挂这么多的机构“牌子”的也只有这里了。

倒不是其他几个机构无处安身,而是因为根据日本政府的与关东军之间形成的一些默契,所以导致关东军司令官一人身兼三职。

下车后,看到马铮不断地打量着司令部雄伟的大门,吉本贞一有些得意的说道:“柳生君是第一次来这里吧?”

马铮点了点头说道:“嗯,之前来新京的时候,去的还是司令部的旧址,这里还真是第一次来!”

“那柳生君可要好好看看,这是整个满洲最雄伟、最具有日本特色的建筑,即便是在帝国国内也很难看到这么大规模的建筑群!”吉本贞一道。

马铮点了点头表示认可,他知道吉本贞一没有胡说,这个新址确实当得起他的评价。

事实上,对于这座关东军司令部,马铮多少还是知道一点,只不过他的心里却没有丝毫的自豪和骄傲,只有浓浓的屈辱和愤怒。

要知道这个司令部可是建在中国的领土上,更为重要的是,为了建造这个司令部,日军强迫了近30万中国百姓为他们充当免费劳力。

可以说这个司令部就是建立在中国老百姓屈辱之上的,它是侵略者对中国百姓的欺凌压迫的罪证,也昭示了日军想要长久占领东北的野心。

日俄战争后,日本通过《朴斯茅斯条约》从沙俄手中攫取了对中国旅大地区的控制权之后,随即设立“关东州”及军政合一的殖民机构“关东总督府”,并开始长期留驻日本军队。

随后日本关东军正式成立。作为一支驻扎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侵略部队,日本关东军在其存在的26年零4个月时间里犯下的侵略罪行,可谓罄竹难书。

日本关东军成立之初,作为指挥首脑机构的司令部曾设置在旅顺。“九·一八”事变第二天凌晨3点,日本关东军司令部的全体人员就乘坐“满铁”早已准备好的专列向奉天驶去。

在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暂设于奉天的1年3个月时间里,日本侵略者完成了对东北三省大部分地区的武力侵占和策划成立伪满洲国的阴谋。

伪满洲国成立之后,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即着手准备迁入伪满洲国的“国都”——新京,以便更好地控制这个傀儡政权。

1932年冬天,拥有庞大人员和机构的日本关东军司令部迁入新京。来到新京之后,日本关东军司令要面对的一个棘手问题便是办公用房的紧缺,原本新京城内屈指可数的建筑,早已经在年初被东拼西凑成立的各种伪满机构抢先占用。

无奈之下,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只能化整为零,分散在各处办公。司令部主要机构挤进了站前广场旁边的“满铁”长春地方事务所,特务部则搬进了南满铁路守备队的营房,就连伪满“太上皇”、日本关东军司令官也只能暂居价格昂贵的长春“满铁”大和旅馆之中。

早在1932年年初,由日本关东军主持的伪满“国都”第一期规划建设即已开始,其中对各个日伪机构的办公楼选址做了初步的规划。

其中,日本关东军司令部的办公楼选址在当时的新发屯,它背靠“满铁”经营了20多年的长春附属地,对面则是正在规划中、即将建设的“新市街”。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办公楼和隔街相望的关东局办公楼一起组成了一扇“大门”,扼住了由“满铁”长春附属地通往“新市街”的门户。

日本关东军在长春地区的建筑工程由日本关东军经理部负责,因为地位特殊,所以日本关东军经理部凌驾于其他伪满建筑设计部门之上,在其设计的建筑样式方面,没有像其他伪满机构建筑那样使用日本关东军规定的所谓“满洲特色”。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办公楼的建筑形式完全延续了日本国内帝冠式建筑风格,尤其是中央的塔楼外观完全是模仿日本传统城堡天守阁的样式,后来日本设计界更是将这栋建筑标注为“近世东洋风”。

此外,依照惯例,城市广场周边建筑应面对广场中心,但日本关东军作为当时长春城市规划的制定者和伪满政权的实际操纵者,在其司令部办公楼的修建上却完全没有受这一原则的约束,建筑朝向是正南方向,没有面对广场中心。

竣工后的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是新京市内规模最大的建筑。建筑平面呈“卅”字型,地上三层,两翼局部四层,中间塔楼五层,并设有半地下室一层,占地面积达到765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到13424平方米,房间多达221间,www.youxs.org,是当时长春所有建筑的制高点。

由于工程过于庞大,整个工程直到1934年8月才竣工,且整个工程累计用工人次达到30万。

所以,站在这座由中国人的血泪和屈辱建成的庞大建筑面前,作为一个中国人,马铮怎么可能感受到骄傲和自豪?

因此,他并没有接吉本贞一的话茬,而是向着纯子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带着她一前一后向着关东军司令部里面走去。

阅读抗日之超级战神最新章节 请关注米妮小说网(www.qixinyuan.com.cn)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热门推荐